[发明专利]用于岩心纵横波测量的叠加波衰减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1151.1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敏龙;蔡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G01H1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岩心 纵横 测量 叠加 衰减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心声波测量探头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岩心纵横波测量的叠加波衰减探头。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岩心纵横波测量的探头首波受自身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叠加的影响,造成岩心直达波首波被反射、折射叠加的干扰识别困难,岩心纵横波测量误差大。特别是岩心横波测量,由于横波滞后纵波,岩心横波直达波首波受自身次生纵波反射波、折射波叠加的影响更大,由于岩心纵横波发射接收探头不能有效吸收自身直达波、反射、折射波,岩心纵横波探头自身反射、折射波会和首波叠加成无序波,使岩心纵横波测量精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岩心纵横波测量的叠加波衰减探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岩心纵横波探头不能有效吸收自身直达波、反射、折射波,岩心纵横波探头自身反射、折射波会和首波叠加成无序波,使岩心纵横波测量精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岩心纵横波测量的叠加波衰减探头,包括纵横波传递顶头、探头衰减套、尾部连接套筒、探头封帽、横波晶片、纵波晶片和叠加波衰减器;纵横波传递顶头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探头衰减套,探头衰减套与探头封帽下端通过尾部连接套筒固定安装在一起,探头封帽上分别设有连通探头封帽内、外部的横波测量引线孔和纵波测量引线孔,在探头衰减套内的纵横波传递顶头上端面上分别座有横波晶片和纵波晶片,横波晶片上设有横波测量引线连接,纵波晶片上设有纵波测量引线连接,横波晶片和纵波晶片上方设有固定在探头衰减套上的叠加波衰减器,叠加波衰减器呈倒塔状且每层均设有至少一个的凹槽。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探头封帽下端面上可设有与探头衰减套对应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底部与探头衰减套顶部间设有第一安装环槽,叠加波衰减器顶部固定有衰减器座,衰减器座匹配固定在第一安装环槽内。
上述探头封帽内壁上可设有屏蔽线连接孔。
上述叠加波衰减器下端面上可设有海绵,海绵座于横波晶片和纵波晶片上端面上。
上述叠加波衰减器可为聚四氟乙烯叠加波衰减器,探头衰减套为聚四氟乙烯探头衰减套。
上述声波传递顶头上端面上可设有第二安装环槽,探头衰减套底部固定有环状的衰减套底座并座于第二安装环槽内。
上述尾部连接套筒与探头封帽间、尾部连接套筒与衰减套底座间、衰减套底座与纵横波传递顶头间均可安装有密封圈。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横波晶片和纵波晶片上方呈倒塔状且每层均设有凹槽的叠加波衰减器,有效的对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进行吸收衰减;通过探头衰减套,有效衰减纵横波传递顶头至尾部连接套筒的直达波,使纵横波传递顶头传入和接收首波不受叠加波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纵横波传递顶头,2为探头衰减套,3为尾部连接套筒,4为探头封帽,5为横波晶片,6为纵波晶片,7为叠加波衰减器,8为横波测量引线孔,9为纵波测量引线孔,10为环形凸台,11为第一安装环槽,12为衰减器座,13为横波测量引线连接,14为纵波测量引线连接,15为屏蔽线连接孔,16为海绵,17为衰减套底座,18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1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