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1599.3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9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农;孙大东;秦甦;戴松晨;张磊;周湘山;詹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图像 建和 分析 技术 水土保持 监测 方法 | ||
1.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系统以周期形式获取同一待检测区域的不同角度的多幅初始照片;
步骤2、系统对多幅初始照片进行配准处理;
步骤3、系统对配准后的图片进行图像点云数据提取;
步骤4、系统根据图像点云数据生成TIN三角网,从而实现待检测区域的三维模型重建,生成待检测区域的三维模型;
步骤5、系统根据三维模型获取相关位置的长度、面积及体积的定量化计算,并将其与上一周期对应数值进行比较,分析水土保持是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系统设置多幅初始照片中的共有控制点;
步骤22、系统利用所述共有控制点对照片进行配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系统利用Lensphoto软件对多幅初始照片进行配准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共有控制点至少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系统利用Lensphoto软件的生成点云程序提取配准后的图片的图像点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系统配准后图像的点云数据生成TIN三角网数据;
步骤42、系统根据TIN三角网数据生成DEM或DOM数据,实现目标区域的三维图像重建;
步骤43、系统生成待检测区域的三维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维图像重建和分析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系统利用Lensphoto软件生成待检测区域的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15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