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固体危化品加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1771.5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尊志;盖金祥;王鹏;高海浪;朱冬;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B6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固体 危化品 加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固体危化品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化气脱硫醇日常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液化气脱硫醇质量,需要定期对催化剂碱液进行更换。在催化剂碱液更换时,需要配置新的催化剂碱液,在配置催化剂碱液时,首先在储存罐内配置浓度约为15%的氢氧化钠碱液,然后人工把磺化钛氰钴催化剂固体粉末倒进储存罐内。磺化酞菁钴(酞菁钴四磺酸钠钙盐)是脱除轻质油中硫醇的高效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各大炼油厂汽油精制,用来催化重整中脱硫醇和降低成品汽油中硫含量。
目前,生产中的磺化酞菁钴催化剂主要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手持装有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固体粉的包装袋将催化剂直接倒入储存罐内。但是,此种方式很容易造成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固体粉向外漂浮,由于磺化钛氰钴催化剂固体粉末能通过人的呼吸系统进入呼吸器官,从而很容易给操作人员带来伤害;同时,飘浮在空气中的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固体粉末不仅产生大气污染,而且落在地上时也会带来土壤和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破坏问题。
除此之外,在其他相关化工生产领域中,也会遇到同类问题,即在配制相关制剂的过程中,向储存罐中添加固体危化品时会有固体粉末向外漂浮的现象。
因此,如何解决化工生产中固体危化品(如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加注过程中向外漂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固体危化品(如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加注过程中向外漂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固体危化品加注装置,它结构简单,拆装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危化品固体放入密闭加注,从而有效避免固体危化品向外漂浮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固体危化品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树杈型分布管、转毂和筛板;
所述第一罐体的开口端铰接设有密封盖,所述第一罐体下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
所述树杈型分布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侧,包含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侧的出水口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外侧的入口端,所述入口端设有法兰接口;
所述转毂横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所述转毂的外侧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的刀片,所述转毂两端分别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对称两侧的第二固定座上,所述转毂一端转轴延伸至所述第一罐体外侧并设有摇把;
所述筛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内侧,截面大小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内孔截面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罐体的下端设有第二罐体,其中,所述第二罐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连接的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罐体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转毂内侧设有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包括环形板、间隔板和钢球;其中,所述转毂为空腔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两片所述环形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组成一空腔,所述间隔板将所述空腔均匀分割成多个隔室,每个所述隔室中设有一个所述钢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罐体开口处设有牵引绳支架,所述牵引绳支架外端与所述第一罐体内侧固定连接,内端设有U型口,所述U型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罐体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罐体的开口上端面上设有容纳牵引绳的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树杈型分布管与所述转毂之间设有包装袋支架,所述包装袋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树杈型分布管用环形管代替,所述环形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侧,所述环形管设有一延伸至所述第一罐体外侧的入口端,所述入口端设有法兰接口,所述环形管早指向所述第一罐体中心一侧均匀设有若干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罐体外侧在靠近开口处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铰接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上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设有上下贯穿的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下端设有压片,所述压紧螺栓上端设有压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开口上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筛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主要包括带有密封盖的罐体、树杈型分布管和带有刀片的转毂,在具体加注过程中,通过牵引绳将装有固体危化品的包装袋放入罐体内,然后将密封盖封闭,驱动转毂用刀片将包装袋划破,使得固体危化品自动落入罐体内,最后利用树杈型分布管进行冲刷,使得固体危化品与液体进行充分混合;本发明采用密闭加注的方式可有效避免固体危化品向外漂浮的问题,从而有效减少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1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肥配料系统报警装置
- 下一篇:CCD检测机的抓取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