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2345.3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全为民;唐峰华;吴祖立;张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受损 牡蛎 恢复 人工 组合 构建 方法 | ||
1.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三角礁体(1)和锥台礁体(2),所述三角礁体(1)为截面呈三角形的镂空管状结构、两侧面对应设置镂空圆孔,所述锥台礁体(2)为去头四棱锥、四个侧面以及顶部对应设置镂空圆孔;
(2)将三角礁体(1)和锥台礁体(2)运送至牡蛎礁恢复点或人工组合礁体待构建地点;
(3)人工摆放三角礁体(1)和锥台礁体(2),将两个三角礁体(1)对齐拼接放置,隔1-5m的距离线性对齐放置一个锥台礁体(2)形成一组组合礁体,根据实际需要排布组合礁体的数量;
(4)根据牡蛎礁恢复情况调查效果,以及附近海域泥沙的覆盖及流失情况,调整三角礁体(1)和锥台礁体(2)的距离和位置;
(5)分季度监测构建礁体上牡蛎幼体的自然附着数量和生长情况,分析人工礁体构建对牡蛎礁恢复的效果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礁体(1)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两侧面的镂空圆孔对应设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礁体(2)为去头正四棱锥结构、四个侧面以及顶部镂空圆孔的数量对应设置为一个且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礁体(1)和锥台礁体(2)采用混凝土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待落潮中水位降低到最低时运送三角礁体(1)和锥台礁体(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组合礁体的数量设置为8组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组合礁体按照4×4矩阵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23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