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提花织物的抗起泡单轴织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2933.7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雨正;高卫东;王鸿博;姚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织物 起泡 织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提花织物的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小提花织物是纺织品中的常见织物,在织物表面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织物组织的变化而形成花纹的织物,是机织物的主要类型之一,在服装面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小提花织物因其上机织造工艺比大提花织物简单,变更品种时停机时间短,能根据客户要求及时变更品种、花色,色织企业一般都十分重视小提花织物的设计生产。
小提花织物在组成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地部组织和花部组织。在织造过程中,可以根据两种组织的差异情况,主要是两部分的缩率的差异来进行织轴数量的选择。织物缩率的产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织造缩率与整理缩率。当两种组织缩率差异较小时,可以采用单织轴织造,而当两种组织缩率差异明显时,则需要采用双轴织造,通过不同的张力调节,改变两种组织送经量的多少。
单轴织造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但是对于两种组织织造缩率差异要求较高。由于单轴织造过程中经纱送经量相同,因此,只有当两种组织织造缩率差异较小时,(一般控制在2%以内),才可以采用单轴织造。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小提花织物在织造后或者整理后出现起泡现象,严重影响生产,造成退单,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单轴织造小提花织物提出一种有效的抗起泡的织造方法。
本发明适用的范围是底纹组织和提花组织之间的缩率差异小于3.5%的织物,特点是:在浆纱过程中,通过调节浆纱张力,使缩率较大的经纱伸长率为1~3%。
单轴织造过程与双轴织造最大的不同是,单轴织造时,两种组织因为公用一个织轴,每纬送经量一致,卷曲量也一致,因此,实际织造缩率一致;双轴织造则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分别给予一定的送经量,实现差别化的织造缩率。本发明采用通常采用单轴织造的方法,当小提花织物的底纹组织和提花组织之间的缩率差异小于3%时,只需要给予缩率较小部分以较大的浆纱伸长率,就可以在织物的后整理过程中将因浆纱带来的纱线伸长回缩,克服织物表面因单轴织造带来的起泡现象。
由于纱线本身因张力所能产生的形变具有一定范围,一般不能大于4%,因此,在调节小提花织物的过程中,当两种组织间差异小于3.5%时,即可通过这一方式将部分差异弥补,实现单轴织造。
具体实施方式
例1:以单轴织造142*86小提花纯棉面料为例,纬纱为40S单线,经纱为80S/2单纱。底纹组织为平纹,宽度0.18cm,提花组织为3/1的斜纹组织,宽度为0.18cm。
经过实际对比该斜纹组织为提花组织在该密度下织造缩率为10.8%,底纹组织在该密度纱支条件下缩率为13.9%,两者缩率差异为3.1%,小于3.5%。
采用单轴织造,则出现水洗起泡现象。
以本发明方法,在浆纱过程中,通过调节浆纱张力,使缩率较大的经纱伸长率控制在2.5%,底纹组织经纱浆纱伸长率控制在1%。后经实际织造,水洗起泡现象消失。
例2:以单轴织造138*80小提花纯棉面料为例,纬纱为50S单纱,经纱为100S/2单纱。底纹组织为平纹,宽度0.3cm,提花组织为3/1的斜纹组织,宽度为0.2cm。
经过实际对比该斜纹组织为提花组织在该密度下织造缩率为9.2%,底纹组织在该密度纱支条件下缩率为12%,两者缩率差异率为2.8%,小于3.5%。
采用单织轴织造,出现水洗起泡现象。
以本发明方法,在浆纱过程中,通过调节浆纱张力,对提花组织和底纹组织的浆纱伸长率进行调整,由于提花组织缩率较小,提花组织经纱的浆纱伸长率控制在2.0%,底纹组织经纱浆纱伸长率控制在1%。后经实际织造,水洗起泡现象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2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和面机
- 下一篇:一种多色合一的LED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