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粘合型针织物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3426.5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昊;章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针织物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自粘合型针织物,其特征在于:由表层、连接层和里层构成,所述的表层为单面层状结构,里层采用一隔二抽针的线圈结构,连接层采用正反面集圈结构,表层、里层通过连接层的正反面集圈实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采用纬平针、珠地、单面斜纹或单面提花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是由长丝或短纤织造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线圈结构中,上下针横向成圈比为1:1-5,上下针路数比为1:1-5。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是由熔点在100-170℃的长丝织造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粘合型针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选择长丝或短纤作为表层纱线、低熔点长丝作为里层纱线、细旦长丝作为连接层纱线;
(2)织造:表层纱线、里层纱线和连接层纱线同时进入针盘和针筒,并分配在不同的针路上,表层纱线形成单面结构的表层,里层纱线采用一隔二抽针方式形成上下针成圈数和路数有差异的线圈结构,连接层纱线则采用正反面集圈方式将表层和里层连接为一体;
(3)后整理:将步骤(2)的织物进行常温水洗后脱水定型,即得自粘合型针织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设置有染色工序,纱线或纤维先染色再织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织造过程中,上下针横向成圈比为1:1-5,上下针路数比为1:1-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粘合型针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纱线为低熔点涤纶或低熔点锦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34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