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耳掏耳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3606.3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仁华;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耳 掏耳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生活用品,属家居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掏耳勺,大部分都是金属制品或者硬质塑料,掏耳勺的工作部位就是一个小的尖利的小勺,硬质的材料使用起来,对于耳朵这样柔软敏感的地方会有冰冷的触感,也易不慎伤到耳朵。且勺底部弧面较平,容积很小,对耳垢的容纳量小,以至于进入勺内的耳垢容易重新回到耳内,从而降低了掏耳效率,也降低了使用者的用户体验。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申请号为201210556364.9名称为“带灯光的掏耳勺”的发明专利,其公布了一种掏耳勺,该技术虽然能方便人们在清理耳朵的时候看的清楚,但是只适用于别人帮忙清理的情况,而自己使用的时候,同普通的掏耳勺无实质区别,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又如申请号为200920143611.6名称为“一种的掏耳勺”的发明专利,其公布了一种安全掏耳勺,该技术利用在勺子部分包裹柔软保护层的办法,能够在使用时保护好耳朵,但是削弱了勺子挖出耳垢的工作有效性。人性化的设计应该同时包括更强的有效性与方便性。发明一种舒适安全又高效的掏耳勺,结构简单但方便实用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生活中的细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安全又高效的掏耳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勺柄和勺体组成,勺体上方为一环形圈,下方为薄壁小兜;所述勺体上方的环形圈和勺柄靠近勺体的一端的材质为软质硅胶,勺柄其余部分采用硬质硅胶或其他硬质材料,勺体下方的薄壁小兜采用软质橡胶,该软质橡胶的硬度低于勺体上方环形圈的材质硬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勺体上边缘和薄壁小兜以及勺柄靠近勺体的一端均采用了软质橡胶,充分保障了耳朵的安全,碰到也不会有冰冷的感觉。当耳垢进入薄壁小兜时,耳垢自身的重力能让小兜舒展开,有效地扩大耳垢的储存空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勺柄、2.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握住勺柄(1),将本发明的勺体(2)下方的薄壁小兜内,耳垢借助自身的重力能让薄壁小兜舒展开,有效扩大耳垢的储存空间。掏耳动作完后,取出掏耳勺,再清理掉小兜内的耳垢,达到高效和良好的清洁效果。
具体实施时,为了确保优异的技术效果,掏耳勺的勺柄(1)采用硬质材料或邵氏硬度为70~90A的橡胶。勺体(2)上方环形圈与勺柄(1)靠近勺体(2)的一端硬度为邵氏硬度35~55A,勺体(2)下方的薄壁小兜为邵氏硬度10~20A的软橡胶或其他软质材料。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一种护耳掏耳勺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的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3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切削含铅锌白铜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图像编码方法及图像编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