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段式反应炉系统的连续式热脱附及裂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3774.2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B5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淑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段式 反应炉 系统 连续 式热脱附 裂解 设备 | ||
1.一种具有三段式反应炉系统的连续式热脱附及裂解设备,以连续对加工物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该三段式反应炉系统包含:
一第一炉体,其呈水平设置,该第一炉体内的炉膛空间构成耐热及保温一第一夹套,该第一夹套分别具有一第一夹套入口及一第一夹套出口,该第一夹套内部空间套设多个第一炉体反应器,每个第一炉体反应器设有与该第一夹套的外界空间联通的一开口向上的第一入料口及一开口向下的第一出料口及将加工物由该第一入料口传送至该第一出料口的一轴向输送结构,且该第一入料口设置于该第一炉体的外部,第一炉体中的多个第一炉体反应器并联设置;
一第二炉体,其内部的炉膛空间构成具有可耐热及保温的一第二夹套,该第二夹套分别具有一第二夹套入口、一第二夹套出口,该第二夹套内设有一第二炉体反应器,该第二炉体反应器设有联通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一第二入料口及一开口向下的第二出料口、将加工物由该第二入料口传送至该第二出料口的一轴向输送结构和与该第二炉体外部空间连通的制程瓦斯输出口;以及
一第三炉体,其内部的炉膛空间构成一第三夹套,该第三夹套分别具有一第三夹套入口及一第三夹套出口,该第三夹套内套设有一第三炉体反应器,该第三炉体反应器设有一对应于该第二出料口的第三入料口及一开口向下的第三出料口和将加工物由该第三入料口传送至该第三出料口的一轴向输送结构,且该第三出料口设置于该第三炉体的外部;
其中,该第一炉体与该第二炉体于俯视方向大致互呈90度设置;
一燃烧炉,该燃烧炉所产出的热风分别由一第一管热风输送管及一第二热风输送管输出,该第一管热风输送管连接该第一夹套入口,用以将热风送入该第一夹套内,而对所述第一炉体反应器加热,加热后的热风并由该第一夹套出口排出,该第二热风输送管输出连接该第二夹套入口,用以对该第二夹套内的第二炉体反应器加热,加热后的热风并由该第二夹套出口排出;
该第一夹套入口、该第二夹套入口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夹套、该第二夹套的以水平方向观察的下半部空间,该第一炉体反应器的以水平方向观察的上半部空间设有与该第一炉体反应器内部空间连通的一导热孔,该第二夹套出口以一耐热导管连接至该导热孔,以使该第二热风输送管中的热风加热过该第二炉体反应器之后仍保有温度,再导入该第一炉体反应器的上部,以维持及补充该第一炉体反应器的加热温度;
该第二热风输送管更设置一流量控制装置,根据该第一夹套出口及该第二夹套出口的温度,控制该第二热风输送管内的热风进入该第二夹套入口的流量;
所述第一炉体反应器为第一、第二螺旋输送机,该第二、第三炉体反应器分别为第三、第四螺旋输送机,该第一至第四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排列至该对应的出料口之后、且其中至少一螺旋输送机,在其出料口之后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包含有与该出料口之前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螺旋输送机的每一节距单位的螺旋叶片设有多个缺口或孔口;该多个缺口或孔口为3个,且互呈120度地平均分配于该每一节距单位的螺旋叶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段式反应炉系统连续式热脱附及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投料装置,其包括一缓冲储料槽,可稳定地供应加工物、一进料螺旋输送机,连接于该缓冲储料槽,以取得加工物,并由该进料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进行输送,该进料螺旋输送机靠近一排料口的前段不设置螺旋叶片,该进料螺旋输送机的该排料口后设有一隔板装置将该排料口后的截面空间一分为二地分别以一连接管连接至该第一螺旋输送机进料口及该第二螺旋输送机进料口,以较均匀地分配该加工物进入该第一螺旋输送机及该第二螺旋输送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段式反应炉系统的连续式热脱附及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投料装置更包含一氮气吹驱系统,应用一氮气产生器提供氮气,并以该氮气吹入该缓冲储料槽与该进料螺旋输送机之间的喉部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段式反应炉系统的连续式热脱附及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冷却水循环单元,其包含有一连接于该第三夹套入口及该第三夹套出口的冷却管路,用以使冷却水进入该第三夹套内,以冷却该第三炉体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永,未经张瑞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37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固定式万向节
- 下一篇:一种手持终端的OTA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