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5187.7 | 申请日: | 2015-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永彪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02F11/04;C10L3/10;F02B43/10;F02B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混凝土结构 发电 供气 | ||
1.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该站由厌氧罐组合、提纯塔、厌氧罐增温系统、发电机组、热水箱、燃气锅炉、燃烟余热利用室、供热系统,八大部分组成;
厌氧罐的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浇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厌氧罐组合,即设计多组厌氧罐,每组厌氧罐设计为三层或三层以上;或设计为一层;或设计为二层;构成厌氧罐群组,并设计采气系统,溢流排泄管道系统;第一组厌氧罐最上层的为主厌氧罐,即供料厌氧罐,最下层的最后一个厌氧罐为排泄厌氧罐,上述两者之间的为副厌氧罐,也即消化厌氧罐;原料自主厌氧罐依次自动流经各个副厌氧罐,经最后的排泄厌氧罐自动流出体外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利用人和动物的肠道消化功能、原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每组的每个厌氧罐构成相对独立个体,每个独立的厌氧罐需密闭;每个厌氧罐体为圆柱体,最上层厌氧罐顶部设计储气柜;侧面设计爬梯贯于上下;最底层的厌氧罐,底座与地面接触处,自下而上依次设计为混凝土垫层或砖混垫层、中间木料垫层、混凝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厌氧罐也可设计为其他柱体、台体、椎体、球体、椭球体,以及其相互组合而成的几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主厌氧罐为供料厌氧罐,底部设计有进、排料管道,布料器、密封门;上部一侧设计溢流管道通向副厌氧罐,为副厌氧罐供料;
副厌氧罐即消化厌氧罐,设计一个或一个以上,位于主厌氧罐和排泄厌氧罐之间;其底部设计进料管道与主厌氧罐溢流管道相连通,底部出料口设计防回流盖;厌氧罐底部设计排泄管道,密封门,上部一侧设计溢流管道与下一个副厌氧罐供料管道相连通;
排泄厌氧罐设计为底层最后一个厌氧罐,其进料口设计在厌氧罐上部,进料管道的出料口低于溢流管道顶部;位于厌氧罐内的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位于厌氧罐外的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与排泄管道的阀门外侧的管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储气柜周围设计有环形人行道;储气柜上设计观察孔、沼气出口;储气柜与厌氧罐顶端相交之间,设计承重梁顶托盖板,盖板上设计孔洞为沼气通向储气柜的通道;盖板中央下方,悬连在承重梁上,设计一密封室,并设计封闭的将密封室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人行通道;设计通风道与人行通道垂直并将密室与外部空间相连通;该人行通道廊壁上、密封室壁上,设计玻璃透明观察孔,可开闭;在密封室壁外墙面设计用于安装自动报警器的开闭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在于:顶层以下的厌氧罐不设计储气柜,设计排气管道与顶层的储气柜相连通;顶层的各储气柜设计管道相连通;
各厌氧罐顶部中间设计密封室,密封室内设计动力装置,通过室底面与动力装置相连设计搅拌器;厌氧罐上部,设计溢流管道;在厌氧罐内部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夹角;
厌氧罐壁设计为双层壁;两层壁之间设计为增温层;最外层设计保温层;
厌氧罐的建筑结构或者为铁铸;或者为砖混;或者为钢结构加辅助材料建造;
设计排泄管道系统与主、副、排泄厌氧罐相连通,各罐的沼液由排泄管道系统最终排入废沼液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永彪,未经朱永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51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