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场景中动目标轨迹的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6531.4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7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彭伟;王颖;龙海英;孙耀宗;刘辰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3/20 | 分类号: | G06T13/2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轨迹 三维场景 目标产生 轨迹点 飘带状 平滑 柔和 经纬度数据 俯仰 比例计算 观察距离 轨迹显示 空间坐标 离散数据 曲线轨迹 三维曲线 实时计算 向量转换 姿态变换 对正 横滚 像素 消隐 航向 观察 | ||
1.一种三维场景中动目标轨迹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动目标的航迹数据,获得航迹点;
步骤2、建立数据结构,得到左扩展点位置坐标和右扩展点位置坐标;
步骤3、计算比例系数Scale,将比例系数Scale输入到GPU中,GPU根据比例系数Scale对变换后的左扩展点位置坐标和右扩展点位置坐标进行二次转换,得到最终输出的位置坐标;
步骤4、在GPU中根据姿态变化的程度以及当前渲染顺序,基于基础颜色Crref计算不同的像素颜色值Cr,并最终输出到计算机屏幕;
步骤1中采用平滑方法对航迹数据进行规范性检查:统计三维场景中各航迹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系数Dis和航向角系数Dir,对距离系数Dis大于10公里的点进行大圆弧插值;对航向角系数Dir大于180度的点进行补点扩充,获得航迹点;
步骤2建立数据结构包括:以步骤1所获得的航迹点为基准点,在其左右各扩展1米得到左扩展点位置坐标Vs1和右扩展点位置坐标Vs2,计算基准点与下一个基准点的航向角系数Dir,从而计算出该航迹点的空间变换矩阵Mats,将左扩展点位置坐标Vs1和右扩展点位置坐标Vs2在空间变换矩阵Mats上变换,最终得到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基准点与两个扩展点;其中,基准点V={x,y,z},x、y、z分别为基准点V在空间坐标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位置坐标值,左扩展点位置坐标Vs1={0,-1,0},右扩展点位置坐标Vs2={0,1,0},坐标转换方程:V'=V×Mats,s表示基准点代号,V'表示该基准点转换后的坐标值;
步骤2中基准点与下一个基准点的航向角系数Dir的计算方法如下:
两点间经度差LngDif=Pi+1.dLng-Pi.dLng,
两点间纬度差LatDif=Pi+1.dLat-Pi.dLat,
其中Pi+1.dLng表示第i+1个基准点的经度,Pi.dLng表示第i个基准点的经度,Pi+1.dLat表示第i+1个基准点的纬度,Pi.dLat表示第i个基准点的纬度;
经度差对应的空间距离wk1=LngDif*cos(Pi+1.dLat*PI/180),
纬度差对应的空间距离wk2=wk1*wk1+LatDif*LatDif,
两点间的航向角系数
其中Point.dYaw表示该基准点的航向角,arctan()表示反正切函数,PI表示圆周率;
步骤3包括:在动目标运行过程中,根据动目标与观察者的距离,计算比例系数Scale;
在每帧渲染过程中将其设置到GPU中,GPU根据比例系数Scale对变换后的左扩展点位置坐标Vs1和右扩展点位置坐标Vs2进行二次转换,保证其在不同显示比例尺下显示同样的像素宽度,最终输出的位置坐标Vsi'计算公式如下:
Vsi'=Vbase+Scale*(Vsi-Vbase),
其中,Vsi为扩展点的位置坐标,Vbase为基准点位置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场景中动目标轨迹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像素点的颜色值Cr:
与姿态相关的颜色系数值DirCoef=1-Sin(Dirj),
Cr=Crref*DirCoef+Crref*(1-DirCoef),
其中,Crref是根据图形学设置的经验值,取值范围为[0,255],可作为参数输入,Dirj为该像素点所在线段的方向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65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渲染方法和图像渲染系统
- 下一篇:基于平面块集合的图像矢量化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