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6663.7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清;李霞;马光磊;李庆杰;陈宪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10 | 分类号: | B24B5/10;B24B5/35;B24B41/02;B24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自动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与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缸修复作业时,经常会遇到液压缸缸桶内部出现划伤、划痕等,这些损伤必须进行研磨修复。由于长液压缸的缸桶较深,进行研磨的难度较大,需根据缸桶的深度或受损伤部位的深度,选择购买对缸桶进行直磨的、不同尺寸的、特殊长度的直磨杆。这种特殊工具费用极高,而且直磨时需要人工手持,由于直磨杆较长,砂轮机高速旋转时产生振动,让操作者很难把持,操作极其不便,直磨的质量难以保证。我们经过实践分析发现,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下述缺陷:1、较长的液压缸缸桶划痕较深,内部视线不清楚导致人也很难看清楚,即使测量了,人工操作也是很难确认准确;2、手持电动工具进行直磨时,由于电动工具转速较高,直磨加长杆又较长,会产生振动,人很难把持,会使直磨时产生研磨的深浅不一;3、由于是人工进行直磨,在把持直磨时,无法直接看着需要研磨处进行研磨,所以容易产生需要磨的磨不好,不需要磨的也被磨了;4、人工操作不用力,无法达到研磨目的,用力时又容易使直磨杆弯曲或受损,也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能够对液压缸缸桶进行安全有效的研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包括小车、丝杠、拐臂、研磨电机、千叶轮和配电箱,其中:小车,所述小车包括箱体和在所述箱体的底盘下面设置的走轮;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上面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拐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拐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研磨电机连接,所述研磨电机与所述千叶轮连接,所述千叶轮由所述研磨电机控制移动和旋转,所述千叶轮用于研磨所述液压缸缸桶;配电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配电箱设有控制开关,所述配电箱包括时间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与所述研磨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还包括道轨,所述道轨设有两根,两根所述道轨平行放置,用于放置所述小车。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所述走轮设有六个,其中四个走轮为主动走轮,两个所述主动走轮为一组,每组所述主动走轮通过链条连接齿轮,所述齿轮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齿轮连接行走电机,所述时间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将与所述行走电机电连接,四个所述主动走轮由行走电机控制移动;另外二个走轮为被动走轮。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所述齿轮通过减速机与行走电机连接,行走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所述齿轮加以转动,所述齿轮进而带动所述链条运动,所述链条带动所连接的所述主动走轮移动。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所述研磨电机通过加长轴与千叶轮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所述拐臂的另一端通过电机固定盘与所述研磨电机连接,所述研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到所述电机固定盘上。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所述丝杠垂直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拐臂内部加工有与丝杠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连接设在所述拐臂外部的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蜗轮沿所述拐臂的径向对应,所述丝杠还连接设在所述拐臂端部的固定销,转动所述手轮时,蜗轮随之转动咬合所述丝杠使得所述拐臂可以沿所述丝杠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研磨电机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千叶轮的研磨位置。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在所述小车的箱体的前后两端外侧均加装限位开关,所述时间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将电力分配给限位开关。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两根所述道轨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根连接杆连接,两根所述道轨和两根所述连接杆形成矩形四边形,两根所述道轨的两端均设有车档,避免所述小车移动到所述道轨的端部之外。
优选地,在上述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中,所述拐臂的形状为L型。
分析可知,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缸缸桶自动研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1、对于较长的液压缸缸桶,即使其划痕在缸桶的深部,本装置能够进行研磨,且不存在由于缸桶比较深而造成内部视线不清楚的问题;2、电动操作,装置固定,研磨的深浅统一效果稳定;3、电动操作,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6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