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水下辐照方法及水下辐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6921.1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祯;李春松;张赫瑚;王统仁;刘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传祯 |
主分类号: | B27K5/00 | 分类号: | B27K5/00;C08F2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复合材料 水下 辐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制备木塑复 合材料的水下辐照方法及水下辐照装置。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WPC(wood-plasticcomposites)是一类由木材纤维 素与塑料(一种或多种塑料)共混或由普通低密度木材浸渍有机单体 后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复合材料。聚合、接枝过程可采用化学法(触 媒法)或辐射的方法引发反应。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生产WPC的方 法,其采用有机单体浸渍木材,再通过辐射的方法引发单体聚合、交 联、接枝的方法制成WPC。该方法具有无需加热,聚合交联接枝过程 易于控制,单体的转化率高(100%)、产品的理化性能优越等优点, 属于高科技、绿色加工产业。该方法辐照时温度的控制比较困难,影 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解决辐照时聚合热量产生的高温问 题,使辐照时的温度较低,且温度稳定,以实现高质量、大批量的产 业化、连续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水下辐照方法,包括前处理工序、单体 浸渍工序、辐照工序和后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辐照工序是在 水下辐照装置中进行的,具体步骤为:
①将前处理工序、单体浸渍工序处理好的装满浸渍单体木质基材 的承压辐照箱1送到水下辐照装置的输送系统的入口辊道21,通过入 口升降框19、入口导轨23将承压辐照箱吊入水下辐照装置水井24底 部过源机械的一号辊道28上,然后承压辐照箱沿着一号辊道前行,采 用γ辐射源26进行辐照,
②承压辐照箱到达一号移行机32时,被传送到二号辊道29上继 续接受辐照,同时完成一次换面;
③承压辐照箱到达二号移行机33时,被传送到三号辊道30上继 续接受辐照;
④承压辐照箱到达三号移行机34处时,被传送到四号辊道31上 继续接受辐照,同时完成第二次换面;
⑤承压辐照箱到达出口辊道22时,通过出口升降框20提出水面, 由出口辊道22带出辐照室,进入后处理工序;
在承压辐照箱环绕放射源26的运行过程中,浸渍在木材中的单体 充分聚合、交联、接枝。
进一步地,所说的承压辐照箱1中充有氮气,其压力范围为0.2~ 0.4MPa,所说的放射源26为平面板状钴-60γ源,所说的水下辐照装 置水井24中的水为去离子水,水温控制在20℃~60℃范围内。
一种水下辐照装置,包括γ辐射源、操作系统、水井、水冷却循 环系统、输送系统和过源机械、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①所说的水井24位于辐照室25内,水井为长方体型,井的基础 为高强度混凝土,井壁为不锈钢材质,水井中的水为去离子水;
②所说的辐照用的放射源26为平面板状钴-60γ源,钴-60γ源 采用钴-60源棒13,源棒插载在放射源架26上,放射源架固定安装 在水井24的底部,放射源架包括框架12、可装卸的源棒13、可抽出 和插入的插杆14、门轴16、可以绕门轴打开或关闭的门15和插载源 棒的孔板17;
③所说的输送系统包括吊装梁18、入口升降框19、出口升降框 20、入口辊道21、出口辊道22和导轨23,入口辊道、出口辊道安装 在水井边的地面上,导轨固定安装在吊装梁和一号辊道、四号辊道之 间,入口升降框、出口升降框分别安装导轨上;
④所说的过源机械包括设置在水井底部的依次互相连接的一号 辊道28、一号移行机32、二号辊道29、二号移行机33、三号辊道 30、三号移行机34和四号辊道31,一号辊道和四号辊道设置在放射 源的一侧,二号辊道和三号辊道设置在放射源的另一侧。
本发明的γ辐射源和装有浸渍木材的承压辐照箱均设置在水池 中,辐照箱接近辐射源处接受辐照,射线充分作用于单体使之聚合, 聚合的放热反应热量被水池中的水吸收,不会使木材的温度升高到木 材中水分湿气的汽化温度;辊道和移行机的设置可以使承压辐照箱一 个接一个按照预定程序变换被照射面连续进行,既可以使辐照箱中木 材的单体完全聚合、交联、接枝,又不会使木材的温度升高到木材中 水分湿气挥发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传祯,未经王传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6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桉木镂铣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动化地板打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