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及其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7211.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颖;贾正锋;孙建伟;杨海波;卜立平;鲁付阳;王久远;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6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 webrtc 控制 协议 转换 网关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用于接收需转换的信令、解析信令并将信令转发至Format模块;
Format模块,用于将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发来的信令转换成中间信令,并将中间信令发送至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
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用于根据来自Format模块的中间信令内容生成符合目的协议标准的信令,并发送至目的通信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包括:
第一网络报文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包含信令的网络报文,将获取的信令传给第一信令解析模块和第一信令转发模块;
第一信令解析模块,用于解析第一网络报文解析模块传来的信令,获取信令头字段中不属于中间信令的信息并将其传给第一数据库关联模块;
第一数据库关联模块,用于将第一信令解析模块传来的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
第一信令转发模块,用于将第一网络报文解析模块传来的信令发送至Format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Format模块包括:
路由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发来的信令,并将信令传给信令格式化模块;还用于根据信令格式化模块转换的中间信令中的目的地址,将中间信令转发至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
信令格式化模块,用于将路由模块传来的信令转换成中间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信令的格式根据应用中涉及的信令类型而设计,具体要求为:中间信令携带的信息一方面保证通信会话的建立,另一方面最大化简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包括:
第二网络报文解析模块,用于将第二信令解析模块生成的信令封装成网络报文,转发至目的通信网络;
第二信令解析模块,用于调用第二数据库关联模块,获取信令头字段中不属于中间信令的信息,根据中间信令生成符合目标协议标准的信令,并将生成的信令传给第二网络报文解析模块;
第二数据库关联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令解析模块的指令查询数据库,以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令头字段中不属于中间信令的信息;
第二信令转发模块,用于接收Format模块传来的中间信令,并将中间信令转发至第二信令解析模块。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WebRTC控制协议转换网关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收到使用X作为控制协议的WebRTC应用发来的网络报文,其中包含X信令,则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对收到的网络报文解析,得到X信令;
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在X信令中提取出头字段中不属于中间信令的信息并存储;
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将X信令转发至Format模块;
Format模块将X信令转换为中间信令,并根据中间信令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判断X信令要转换成的目标信令类型,将中间信令发送至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
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根据中间信令中的会话ID信息,查询数据库中是否有该会话的信息数据,若有,则提取会话信息,并根据中间信令生成目标信令;若没有,则将中间信令中的会话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第二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将目标信令Y封装成网络报文,转发至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对收到的网络报文解析是通过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内部的第一网络报文解析模块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在X信令中提取出头字段中不属于中间信令的信息并存储,具体为: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中的第一信令解析模块在X信令中提取出头字段中不属于中间信令的信息,并通过第一信令控制协议模块中的第一数据库关联模块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72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ICOS的抗体及其用途
- 下一篇:抗PCSK9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