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高压水能对0.5-2cm粒径的油泥再粉碎的调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8247.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高聚同;严锦根;李晓庆;刘春博;耿鲁营;汤志强;郑伟林;顾永涛;商艳红;孟国栋;韩玉海;李培兴;谢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山东大学;东营市正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2C19/06;E21B33/13;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树云 |
地址: |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高压 水能 0.5 cm 粒径 油泥 粉碎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压水能对0.5‑2cm粒径的油泥再粉碎的调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一次粉碎装置及第一高压管线,所述一次粉碎装置包括储料罐及粉碎泵,所述储料罐内罐底一侧设有第一高压管线,所述第一高压管线连接高压水源,所述第一高压管线上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头,所述储料罐内罐底另一侧设有粉碎泵。本发明充分利用现场高压水能,通过高压水的不断冲击、粉碎,实现含油固体易结块废物等物料的给料过程,并结合粉碎泵、磨浆机等设备,最终实现调剖注入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实施,为调剖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压水能对0.5-2cm粒径的油泥再粉碎的调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油田堵水、调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泥即含油污泥,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因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妥善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生物法、溶剂萃取法、含油污泥调剖等,其中含油污泥调剖不仅能够彻底解决油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实现了油泥的资源化利用,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科学的处理办法。
但是含油污泥因其含油量高、粘度大、脱水后易结块等问题,使得其在调剖过程中需先经过复杂的前处理过程,难以被直接利用,严重限制了含油污泥调剖的推广应用。
目前,将含油污泥资源化制做成调剖剂时,前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洗油、研磨等,将其制作成分散性较好的泥浆,然后配合其它交联剂、悬浮剂等制做成调剖剂产品。洗油和研磨的过程中通常需用到沉降罐、球磨机等大型设备,这样一来不仅导致含油污泥调剖过程的繁琐,还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中国专利文献CN102926727A公开了一种成套自控组合式调剖设备,包括污水过滤曝氧装置、干粉罐,污水过滤曝氧装置出口与高压流体-干粉分散头相通,干粉罐与高压流体-干粉分散头相通,高压流体-干粉分散头与溶解罐相通,溶解罐通过第三螺杆泵与熟化罐进液口相通,熟化罐的出液口与并联的第一、第二螺杆泵连接,第一、第二螺杆泵通过管道与高压调剂泵进口连接,高压调剂泵出口与出液管线连接。本专利存在以下缺陷:(1)调剖剂物料限制于粉状类,对含油固体易结块废物等物料,难以实现正常调剖作业;(2)螺杆泵直接与高压调剂泵相连,会对高压调剂泵造成压力冲击,影响高压调剂泵的正常工作过程及使用寿命;(3)第一、第二螺杆泵通过管道与高压调剂泵连接,使得后续管道因沉积物料造成堵塞时难于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高压水能对(0.5-2)cm粒径的油泥再粉碎的调剖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调剖设备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高压水能对0.5-2cm粒径的油泥再粉碎的调剖设备,包括一次粉碎装置及第一高压管线,所述一次粉碎装置包括储料罐及粉碎泵,所述储料罐内罐底一侧设有第一高压管线,所述第一高压管线连接高压水源,所述第一高压管线上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头,所述储料罐内罐底另一侧设有粉碎泵。
将0.5-2cm粒径的油泥输送到储料罐,打开高压喷头,高压水冲击、粉碎油泥并将油泥输送至粉碎泵,粉碎泵对油泥进一步粉碎。
此处设计的优势在于,利用现有的高压水源冲击、粉碎油泥,为调剖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节能减排。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调剖设备还包括二次粉碎装置及第二高压管线,所述二次粉碎装置为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的储浆罐,所述储浆罐的顶端设置有磨浆机,所述磨浆机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粉碎泵,所述第一高压管线通过闸阀连通第二高压管线,所述第二高压管线伸入所述储浆罐内,所述第二高压管线上设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喷射的高压水沿所述储浆罐横截圆的切线方向冲击油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山东大学;东营市正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山东大学;东营市正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8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摇摆式玻璃快速冷却装置
- 下一篇:用于订户数据库的方法和设备
- 瓶(0.5L)
- 0.5微米垂直JFET工艺
- Bi<sub>0.5</sub>Na<sub>0.5</sub>TiO<sub>3</sub>-BaTiO<sub>3</sub>–BiMg<sub>0.5</sub>Ti<sub>0.5</sub>O<sub>3</sub>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 K0.5Na0.5NbO3单晶的制备方法
- 0.5U网络配线架
- K<sub>0.5</sub>Bi<sub>0.5</sub>TiO<sub>3</sub>–BiNi<sub>0.5</sub>Zr<sub>0.5</sub>O<sub>3</sub>电致伸缩陶瓷材料及制备
- 旋转第0.5轴
- 旋转第0.5轴
- (Pr<base:Sub>0.5
- Cu<base:Su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