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8609.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沈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桥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30;B01D53/72;B01J23/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各种机动车。但随着机动车的高速普及,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浮现在消费者面前。
车内空气污染指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气质量差的情况。车内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车体本身、装饰用材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2012年9月,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而致癌源自车内空气质量含致癌物。
国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标准,只有2012年3月正式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8种主要被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
不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是一个行业技术标准,并非强制性法规。并且相对于欧美标准来说过低,采用了室内空气标准的上限水平。根据德国制订的车内环境标准,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毫克/立方米,我国标准是不能超过0.1毫克/立方米。
目前,对于车内空气的净化,多数消费者仅仅是在车内置放活性炭、柚子皮等多孔物质,这类物质利用本身多孔的特性,能够吸附车内空气中的部分芳香烃,但其并不能净化分解掉所述芳香族污染物。
另有部分消费者,在车内置放香水等挥发物,以挥发物本身的香味气氛,遮蔽车内污染物的刺鼻气味。但这类方法并没有降低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反而由于采用的香水等挥发物含有乙醇、甲醇等,对车内空气造成再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器,其先对车内空气进行催化,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分解或氧化,然后进入后续的吸附层,进行吸附并且杀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催化部件、过滤吸附部件,其中离心风机、催化部件、过滤吸附部件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离心风机设置在壳体空腔的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壳体上端开设有数个入风口,入风口的下方设置有催化部件,催化部件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吸附部件。
所述催化部件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所述载体为氧化铈纳米立方体和γ-二氧化锰纳米管的混合物,其混合质量比为2:1-1:2;所述活性组分为钼、锆、钒和钨复合氧化物,其摩尔比为1:(0.5-2):(0.5-2):(0.5-2),所述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3%-10%;所述助催化剂为银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Ag与Ti的摩尔比为2:5,所述助催化剂在催化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3%-6%。
所述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3%-10%,优选0.5-%-8%,更优选2%-5%。例如,0.8%、1%、1.5%、2%、2.5%、3%、3.5%、4%、4.5%、5%、5.5%、6%、6.5%、7%、7.5%。
所述助催化剂在催化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3%-6%,优选0.5%-5%。例如,0.8%、1%、1.5%、2%、2.5%、3%、3.5%、4%、4.5%、5%、5.5%。
优选的,所述活性组分与助催化剂的重量比为5:1~2:1。例如4.5:1、4:1、3.5:1、3:1、2.5:1。
所述过滤吸附部件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由活性炭和载有银的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混合质量比为5:1-2:1,例如4.5:1,4:1,3.5:1,3:1等。
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以采取常规的浸渍法以及其他替代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掌握的现有技术自由选择,本发明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开机时,通过离心风机的旋转,为壳体内的空气循环提供动力,使车内的空气通过入风口,车内空气经过入风口后,分别通过催化部件,在催化部件内,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被部分或全部氧化分解,然后进入吸附部件,在吸附部件中,颗粒物与分解或部分分解的化合物被吸附,同时,吸附部件中负载的银起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对车内气体进行了全面净化,随后将净化后的空气送出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桥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桥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8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