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檗碱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9013.8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康宁;张强;曹世杰;邱峰;高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375 | 分类号: | A61K31/437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智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5 | 代理人: | 吴京顺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檗碱 制备 治疗 胃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小檗碱医药用途,具体涉及其在治疗胃癌的用途。
背景技术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亚洲日本、韩国及我国是胃癌高发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例,占世界总发病例数的42%(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4):408-415),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低,多数收治的胃癌为进展期胃癌,单纯手术常难以根治,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中国肿瘤临床,2010,37(3):171-175;复旦学报,2002,29(4):323-325)。因此,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药物用于治疗胃癌迫在眉睫。
近年来,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统计目前的抗肿瘤药物大约有30%来源于自然资源和天然化合物的衍生物。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性,更是为化学合成、化学修饰提供了新颖独特的化学结构(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3):461-477)。
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是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dis Rhizoma)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据文字记载已有3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小檗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抗心律失常等领域同样具有治疗价值(Arthritis&Rheumatology,2011,63(4):949-959;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9,606(1-3):262-268;Carcinogenesis,2011,32(1):86-92)。此外,小檗碱还具有抗肿瘤活性,多项研究表明小檗碱对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 抑制效果(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881-934;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999(66):227-233;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2010(109):329-338)。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的物质成分利用溶酶体被降解过程,为真核细胞所特有,负责长寿蛋白和一些细胞器的降解利用。自噬是细胞对内外环境压力变化的一种反应,对于维持蛋白代谢平衡及细胞环境稳定起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自噬还可诱导细胞死亡,被认为是区别于细胞凋亡(Ⅰ型程序性死亡)的另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Ⅱ型程序性死亡)。肿瘤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细胞内外环境的紊乱,而自噬在维持细胞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自噬与肿瘤密切相关。
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激酶是氨基酸、ATP和激素的感受器,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是自噬的负性调控分子,并发挥“门卫(gatekeeper)”作用(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logy,2005,17(6):596-603)。mTOR激酶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Apg13磷酸化,而使其不能与Apg1结合,从而抑制自噬的发生;其也可以直接抑制ATG1激酶的活性来抑制自噬的发生(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2009,20:1991-2003)。雷帕霉素(Rapamycin)通过抑制mTOR的活性,发挥抑制p70S6(p70核糖体S6激酶)活性而诱导自噬发生的作用(Cancer,2004,100(4):657-666;Nature Reviews Cancer,2004,4(5):335-348)。mTOR激酶位于Akt/PKB下游,其将Akt/PKB介导的生长因子信号途径与自噬途径整合到一起,成为自噬调节的枢纽(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13,20(15):1923-19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9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