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源柔性燃气热泵机组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0817.X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庭;尚升;王宝龙;石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柔性 燃气 机组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空气源柔性燃气热泵机组,包括室外单元、燃气热泵单元和用户单元;燃气热泵单元包含由余热换热器(71)、发动机(73)和烟气热回收换热器(74)组成的燃气机部分和由第一换热器(75)、压缩机(78)、第二换热器(79)、四通阀(76)和节流阀(77)组成的热泵部分;其特征在于:室外单元包括至少一组冷却塔模块(1),至少两组风冷换热器模块(2),以及第一液泵(3)和第二液泵(4);每组冷却塔模块含有冷却塔(11)、第一阀门(12)和第二阀门(13);每组风冷换热器模块含有风冷换热器(21)、第三阀门(22)、第四阀门(23)、第五阀门(24)和第六阀门(25);所述的第一换热器(75)和第二换热器(79)均为液体介质换热器,冷却塔模块和风冷换热器模块均并联在第一换热器(75)的进出口管路上,每个风冷换热器的进出口分别设有并联的两条管路,其中一条管路的进出口与第一换热器(75)的进出口相连,该管路的进出口安装有第三阀门(22)和第六阀门(25);另一条管路的进出口与热回收换热器(71)的进出口相连,该管路的进出口安装有第四阀门(23)和第五阀门(24);所述第一液泵(3)安装在风冷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75)相连管路的总管上,第二液泵(4)安装在风冷换热器(21)与余热换热器(71)连接管路的总管上;第一换热器(75)与除霜换热器(71)的换热介质干管上连接有旁通管路,该旁通管路上安装有排热阀门(5);每个冷却塔(11)的进出口通过第一阀门(12)和第二阀门(13)与第一换热器(7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柔性燃气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用户单元(6)设有两条管路,一条通过第三液泵(62)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79)和用户侧换热器,另一条通过第四液泵(61)依次连接燃气热泵单元(7)中的缸套、烟气热回收换热器(74)和用户侧换热器。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柔性燃气热泵机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运行方法包括如下几种运行模式:
a.余热供暖模式:当机组在冬季运行室外风冷换热器不需要除霜,且开启若干个风冷换热器从室外取热时,对应风冷换热器模块的第三阀门(22)与第六阀门(25)开启,其余阀门关闭;第一液泵(3)关闭,其余泵开启;四通阀(76)切换到供热模式下;水或溶液在第二液泵(4)的驱动下进入开启的风冷换热器模块(2)并从室外取热,然后在第一换热器(75)中向制冷剂放热,依此循环;从第二换热器(79)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被由第三液泵(62)驱动的水或其他介质循环带走并到用户侧放热,另一条支路通过第四液泵(61)驱动介质依次经过热回收换热器(71)、发动机(73)和烟气热回收换热器(74)后进入室内供热完成循环;
b.余热除霜模式:当机组在冬季运行有若干个风冷换热器模块结霜,且开启其他其余模块中的一个或几个取热时,将需要除霜模块的第四阀门(23)和第五阀门(24)打开,需要取热的模块对应的第三阀门(22)和第六阀门(25)打开,其余阀门关闭;所有液泵均开启工作,四通阀(76)切换到供热模式下;水或溶液在第二液泵(4)的驱动下进入开启的风冷换热器模块(2)并从室外取热,然后在第一换热器(75)中向制冷剂放热,依此循环;从第二换热器(79)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被由第三液泵(62)驱动的水或其他介质循环带走并到用户侧放热,另一条支路通过第四液泵(61)驱动介质依次经过热回收换热器(71)、发动机(73)和烟气热回收换热器(74)后进入室内供热完成循环;同时第一液泵(3)驱动介质经过热回收换热器(71)并将介质送至需要除霜的风冷换热器模块(2)完成循环;
c.制冷模式:当机组在夏季运行时,若干个冷却塔模块(1)对应的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和排热阀门(5)开启,其他阀门关闭;第一液泵(3)关闭,其他液泵均开启工作,四通阀(76)切换到制冷模式下;水或溶液在第二液泵(4)的驱动下进入开启的冷却塔模块(1)并向室外放热,然后在第一换热器(75)中从制冷剂中取热,依此循环;从第二换热器(79)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被由第三液泵(62)驱动的水或其他介质循环带走并到用户侧吸热,另一条支路通过第四液泵(61)驱动介质依次经过热回收换热器(71)、发动机(73)和烟气热回收换热器(74)后进入室内完成循环;同时第二液泵(4)驱动介质经过冷却塔(11)喷淋后经过余热换热器(71)和第一换热器(75)完成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08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