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搅拌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2499.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恩 |
主分类号: | B28C5/12 | 分类号: | B28C5/12;B28C5/08;B28C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科恒 |
地址: | 53020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防粘接 同步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现有混凝土搅拌机主要由搅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在现实施工场地,许多时候都需要进行干湿混凝土的同步使用,因此分开对干湿混凝土的分别制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由于搅拌机本身就很占空间,分开搅拌不仅占地,而且也增加了成本,然而现有的搅拌机却无法实现对干湿混凝土的同步搅拌和输出;另外,现有的搅拌机在对湿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料浆粘壁现象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浇注料的生产和质量,且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搅拌机容易越小,粘避现象越严重,降低了设备搅拌效果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良好搅拌效果,实现干湿混凝土同步搅拌,提高工作效率的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搅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搅拌机,包括电机、上搅拌室和下搅拌室,所述电机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电机上方设有上搅拌室和下搅拌室,下搅拌室上侧端设置凸台,凸台通过第一铰链与上搅拌室对应的下侧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搅拌室内设置有上转轴,上转轴上设置有上搅拌杆,下搅拌室内设置有下转轴,下转轴上设置有下搅拌杆,下搅拌室内壁圆周上间隔布设有多个导气管,导气管通过总气管与下搅拌室外的高压气源连接,相邻的两个导气管之间的中心距为40~80mm,所述上搅拌室的上转轴与下搅拌室的下转轴通过上转轴底部的齿套和下转轴顶部的齿头配合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下转轴固定连接,下搅拌室底端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下搅拌室两侧的机架上对称铰接有提升油缸,提升油缸的伸缩杆顶端与上搅拌室侧壁上设置的转台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搅拌室侧端底部设有上出料阀口,下搅拌室侧端底部设有下出料阀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搅拌室上端开口盖设有搅拌盖,搅拌盖上设置有开盖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盖通过第二铰链与上搅拌室上侧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的内径为4mm~1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下搅拌室内壁圆周上间隔布设有多个导气管,导气管通过总气管与下搅拌室外的高压气源连接,在搅拌过程中间歇地向下搅拌室内接通高压气源,从而在下搅拌室的内壁上喷出间歇的高压气流,可以有效的防止浆料粘接在下搅拌室的内壁上,防止由于浆料粘接在内壁上造成的设备损坏程度高、浆料配比失衡、混凝土偏离设计强度等问题;通过双层搅拌室能够同时得到干混凝土和湿混凝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提升油缸来打开或关闭上搅拌室,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较高;上搅拌室上端开口盖设有搅拌盖,避免搅拌的过程中,风尘飞扬而污染周边环境。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搅拌效果,实现了干湿混凝土同步搅拌,有效地防止了浆料粘接在搅拌机内壁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搅拌机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搅拌机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下搅拌室,3-提升油缸,4-转台,5-上搅拌杆,6-上搅拌室,7-上转轴,8-搅拌盖,9-第二铰链,10-第一铰链,11-凸台,12-电机,13-下出料阀口,14-上出料阀口,15-开盖把手,16-下转轴,17-下搅拌杆,18-总气管,19-导气管,20-高压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恩,未经徐海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2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