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效印刷效果的聚乙烯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2651.5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2;C08K3/26;C08K5/1539;C08K5/0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汪晓东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薄膜 稀释剂 聚乙烯 碳酸钙颗粒 马来酸酐 山梨酸 聚乙烯薄膜表面 印刷 醇溶剂 粗糙度 重量份 成膜 混炼 油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印刷效果的聚乙烯薄膜,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聚乙烯300~370份、碳酸钙颗粒50~70份、马来酸酐30~47份、稀释剂20~25份、山梨酸11~17份,所述稀释剂为醇溶剂;成膜前先将聚乙烯、碳酸钙颗粒和马来酸酐进行混炼,再加入山梨酸和稀释剂,提高聚乙烯薄膜的表面张力,增加聚乙烯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聚乙烯薄膜与油墨结合得更紧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印刷效果的聚乙烯薄膜。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食品包装、电器产品包装、日用品包装、服装包装。由于要对所包装的物体进行识别,这就需要对塑料薄膜进行印刷,在塑料薄膜表面印刷上各种信息以供人们获取。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聚烯烃塑料薄膜属于非极性聚合物,其表面张力较低,普通的油墨或粘合剂无法附着牢固,进而容易磨损脱落,因此需要对这些薄膜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对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在金属电极与电晕处理器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源,使之产生放电,于是使空气电离形成大量的臭氧,同时,高能量电火花冲击薄膜表面,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塑料薄膜表面产生活化,从而提高表面张力。通过电晕处理的聚烯烃薄膜的表面张力可以提高到38因达/厘米,虽然理论上可以与油墨进行结合,但是表面张力始终没有显著的提高,附着力也不能保证油墨的紧密结合。除此之外,电晕法还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由于电晕处理塑料薄膜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施加于电极上的电压高低、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且在塑料薄膜与电晕处理辊之间应该避免夹入空气,整套电晕装置复杂,成本较高,电晕处理较为麻烦,如申请号为201320071027.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塑料薄膜电晕装置,整套装置处理流程多,不便于薄膜的快速生产;
其次,电晕处理存在一个时效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塑料薄膜电晕处理后的表面张力衰减比较严重,而且塑料薄膜在处理后放置时间过长,表面张力也会逐渐下降,甚至由于印刷面与非印刷面的表面张力趋于一样,印刷的薄膜面卷很容易发生油墨反粘到非印刷面卷中,出现反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晕处理薄膜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与油墨紧密粘结的聚乙烯薄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高效印刷效果的聚乙烯薄膜,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
聚乙烯300~370份;
碳酸钙颗粒50~70份;
马来酸酐30~47份;
稀释剂20~25份;
山梨酸11~17份;
所述稀释剂为醇溶剂;
在成膜前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原料的混炼:按配比将聚乙烯、碳酸钙颗粒和马来酸酐进行混炼,然后依次加入山梨酸和稀释剂,山梨酸和稀释剂的加入时间相间10~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2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