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牵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783116.1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吴儒全;汪郁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牵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神经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牵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脑组织牵开和手术通道的建立主要靠脑压板(不锈钢片)通过人手利用颅脑的解剖结构,牵开脑组织,主要依靠术者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而且在牵开脑组织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脑血管和神经的破坏,脑牵拉伤随处可见,且牵开后由于脑组织的潜变特性,扩开的通道容易收缩变小,影响手术操作。使用脑压板直接牵开需要较大的骨窗来进行手术操作,创伤大,容易感染,病人恢复时间长,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较重经济负担。
对于需要进行脑实质牵开的手术,脑压板已经无能为力,而需要使用电凝刀进行切割,然而电凝刀很容易对脑组织内的神经和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使大脑丧失部分功能,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牵开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减少现有技术中脑组织牵开手术中造成对脑组织内神经和血管的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脑牵开装置,包括:
柔性牵开组件,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可收缩以进入病变部位并为所述病变部位形成牵开通道的扩张球囊、连通所述扩张球囊的支撑管、与所述扩张球囊位于所述支撑管两端的连接座、与所述支撑管同轴设置且与所述连接座锁固配合的锁紧机构以及通过所述连接座以扩张或收缩所述扩张球囊的充压装置连接器;以及脑压板,套设于所述柔性牵开组件的远端并进入被所述柔性牵开组件牵开的牵开通道内以使所述牵开通道保持牵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球囊为顺应性或半顺应性球囊。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球囊的形状为柱形、葫芦形、花生形或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的近端设有与所述锁紧机构配合的卡点,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穿过所述连接座依次伸入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扩张球囊内的推杆、连接所述推杆的顶推部以及沿所述顶推部前端外侧突出以与所述卡点配合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推杆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的管体形状为圆柱状或者锥体状。
进一步地,所述脑压板的纵切面为圆柱或者圆锥状,或者,所述脑压板的横切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四方圆角形。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脑牵开装置利用所述锁紧机构推入所述连接座内并使所述扩张球囊伸长变细以控制所述扩扩张球囊进入所述病变部位的长度和位置,并通过在所述充压装置连接器注入液体以使所述扩张球囊扩张并于抽出液体时所述扩张球囊收缩,通过定量控制所述充压装置连接器内注入的液体量以精确控制所述扩张球囊的扩张直径,以精确控制所述牵开通道的大小和位置,从而降低牵拉过程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减小手术出血量,并最大限度的保护脑神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脑牵开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柔性牵开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中(a)-(c)是图1中脑压板的结构图;
图4中(a)-(d)是图2中扩张球囊的结构图;
图5中(a)-(j)是图2中支撑管的截面图;
图6中(a-(h)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一的脑牵开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7中(a-(g)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二的脑牵开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8中(a-(e)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三的脑牵开装置工作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柔性牵开组件180推杆
12扩张球囊182顶推部
14支撑管184卡块
16连接座19充压装置连接器
160卡点20脑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脑牵开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3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