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自净式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3225.3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通;陈丽缓;董国玉;高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通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自净 柴油车 排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净式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车以其热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低速转矩大,使用寿命长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社会各工业领域。但是,随着柴油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由其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达到即将出台的机动车新排放法规的要求,各企业及科研机构正全力寻求研发新技术以应对柴油车的排放污染问题现有的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种类繁杂,多数只能做单一净化,而对包含多种有害物成分的柴油车废气,净化能力有限且无法满足将来排放法规所要求的对排气有害成分全部净化的功效。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不影响柴油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全面净化其有害成分的排气净化装置。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提供一种电动自净式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其可在不影响柴油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前提下,抑制多数有害气体成分的排出.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自净式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本装置中采用设有吸附孔的导流板和与其连接的驱动杆,可在振动马达驱动驱动杆做上下运动时,驱动杆带动导流板达到自身的共振,从而震落吸附在其表面的碳烟微粒,使得导流板在柴油车起动后能快速恢复其工作性能,能有效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自净式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包括前端盖、套筒、二次空气供给装置、文丘里管装置、振动马达、驱动杆、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隔热层、法兰孔、导流板、进气孔和后端盖;所述法兰孔设于前端盖上下两个端面,所述套筒固定于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所述二次空气供给装置、文丘里管装置和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均设置于套筒内部;所述导流板一端与文丘里管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杆与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相连,所述驱动杆与振动马达相连;所述进气孔设于套筒上,所述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与套筒内表面之间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的形状由圆柱体和圆台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和文丘里管装置相连,且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和文丘里管装置均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设有吸附孔的导流板和与其连接的驱动杆,可在振动马达驱动驱动杆做上下运动时,驱动杆带动导流板达到自身的共振,从而震落吸附在其表面的碳烟微粒,使得导流板在柴油车起动后能快速恢复其工作性能,以兼顾不同粒径碳烟微粒的捕获,同时本排气净化器使用周期长,净化碳烟微粒的装置再生容易,柴油车起动开关接通时振动马达和导流板上自净发热器即进行一次再生工作,因此本排气净化器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前端盖;2-套筒;3-二次空气供给装置;4-文丘里管装置;5-振动马达;6-驱动杆;7-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8-隔热层;9-法兰孔;10-导流板;11-进气孔;12-后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自净式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包括前端盖1、套筒2、二次空气供给装置3、文丘里管装置4、振动马达5、驱动杆6、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7、隔热层8、法兰孔9、导流板10、进气孔11和后端盖12;所述法兰孔9设于前端盖1上下两个端面,所述套筒2固定于前端盖1与后端盖12之间;所述二次空气供给装置3、文丘里管装置4和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7均设置于套筒2内部;所述导流板10一端与文丘里管装置4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杆6与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7相连,所述驱动杆6与振动马达5相连;所述进气孔11设于套筒2上,所述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器7与套筒2内表面之间设有隔热层8。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后端盖12的形状由圆柱体和圆台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二次空气供给装置3和文丘里管装置4相连,且二次空气供给装置3和文丘里管装置4均设有两个。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隔热层8的厚度为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通,未经张志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3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消音器用隔热罩
- 下一篇:一种船舶柴油机电控共轨式气缸注油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