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4055.0 | 申请日: | 201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华柏生;华兴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风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防风,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解表药、祛风药。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防风在中药制剂中使用广泛,用量急剧增加,主要依靠野生采挖,防风的人工种植条件及方法不成熟,其本身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较敏感,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低,且成活率较低,易出现烂根现象,亩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另外目前防风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用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的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并不适合桐城本地气候和地理条件,导致其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防风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地整地:防风为深根性植物,1年生根长达16cm以上,2年生根长达50-67cm,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防风是深根性多年生植物药材,整地时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坡度25°以下的山坡,高塝田、旱地,以砂质为好;对所选土地进行50-80cm深翻,去除根茬和杂物,每亩地应施人畜粪1000-1500kg、土杂肥1500-2000kg、土壤改良剂20-40kg作为基肥,同时均匀撒入生石灰,每亩撒30-35kg,整地以山芋埂式的样式为好,畦宽33cm,沟宽33cm,沟深20cm以上,畦最宽不要超过100cm,畦面种植3行,株行距33cm×20cm;
(二)繁殖:根据桐城本地气候和地理条件,以育苗移栽方法进行最好,育苗方法可参考育水稻秧苗方法进行,采用竹弓加薄膜覆盖的方法,育苗时间控制在每年3月底前进行,1kg种子可育苗4000株以上,可移栽1亩大田;
(三)田间管理:
(1)适时间苗:当苗高6cm时,按株距6cm间苗,待苗高10-13cm时,按株距13-16cm定苗;
(2)适时除草培土:6月份前移栽定植结束,前期种植的应除草2-3次,每除草一次可用禾耐斯、施田补除草剂喷打一次,每年度不得超过3次;待7月份封垄后,需再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防风地上部分生长茂盛,在雨季前应培土,防止地上部分倒伏,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发生病虫害,地冻前应再次培土保护,同时进行除草;
(3)适时追肥:第一年看苗情追肥,也可不追肥;第二年早春应及时追施长效复合肥40kg,分两次追入;
(4)排出积水:防风是耐旱怕涝植物,长期阴雨天和梅雨季节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地下出现烂根现象;
(5)及时打薹:防风播种当年只形成叶丛,第二年6-7月份抽薹开花,留种应选在3-4年生、生长健壮、开花早、结实饱满的植株留种,非留种的植株发现抽薹的应及时摘除,避免因开花而消耗养分,影响根部发育,防风根部因开花形成木质化、中空,不能作为药用;
(6)病虫害及其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夏秋季为害,被害叶片两面呈白粉状斑,后期逐渐长出小黑点,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防治方法用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虫害有黄翅茴香螟虫、黄凤蝶为害,发现时可用90%敌百虫或敌敌畏1000倍、敌杀死等农药喷雾;
(三)收获加工
防风种植后于第二年冬季收获,一般根长33cm以上,粗1.6cm以上时采挖,若地瘦田间管理差,就需要3-4年收获,应根据具体根部实际生长情况而定。
去掉茎叶、泥土,晒至半干时去掉毛根,晒干即可。防风质松脆,易折断,以根条粗长、皮细柔滑,断面有黄色菊心者为佳。防风晒干后用麻袋或专用袋打包包装,及时送往收购单位。
步骤(一)所述土壤改良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秸秆粉15-20、风化煤粉8-12、海泡石粉8-12、醋酸乙烯马来酸1-5、聚丙烯酸钾1-5、碳酸钙1-5、尿素4-7、过磷酸钾6-10、氯化亚铁3-5、硫酸镁2-4、丙烯酰胺15-20、腐植酸钾0.5-2、草酸铵0.5-0.8、羧甲基纤维素1-3、纳米球形四氧化三铁磁粉1-2和铝酸盐生物菌剂0.02-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桐城市泰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4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行间覆盖油菜秸秆耕作方法
- 下一篇:具有3G通讯功能的无绳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