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梁类件的冲压凸模及冲压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4176.5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涛;王海玲;何鹏申;李辉;丁文军;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洪余节;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梁类件 冲压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梁类件的冲压凸模及冲压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梁类件是汽车框架的基本构成,如车架的横梁、纵梁,副车架的横梁、纵梁,以及车顶架的横梁等等。梁类件构成了汽车的主体骨架,为各类部件和组件提供了安装基准。
图1为现有技术中梁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梁类件冲压凸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梁类件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梁本体11,其径向截面一般为U形,U形梁本体11开口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延伸板12。如图2所示,梁类件冲压凸模13的外形与梁本体11的外形相配合,冲压加工时,坯料放置在压边圈14上,上模向下运动与压边圈14配合将坯料压紧,然后上模与压边圈共同向下运动,通过冲压凸模13成形。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梁类件大多采用高强度的钢板冲压而成,由于高强度钢板自身材料厚,拉延深度大,成形后板料流动率不同,不同区域的形变硬化也会不同。而且高强度钢板本身的屈服强度就较大,成形后存在的张力有使板料变回原有形态的趋势,加之汽车梁类件冲压形状比较复杂,最终冲压出来的制件反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梁类件的冲压凸模及冲压成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梁类件反弹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梁类件的冲压凸模,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模本体,所述基体上位于所述凸模本体的两侧均具有冲压面,两个所述冲压面中至少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冲压变形部,所述冲压变形部用于在冲压时使与所述冲压面贴合的钣金件发生形变。
上述的冲压凸模,所述冲压变形部为凸棱。
上述的冲压凸模,所述凸棱与所述冲压面间具有圆角过渡。
上述的冲压凸模,所述凸模本体与所述冲压面之间具有圆角过渡。
上述的冲压凸模,两个所述冲压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凸棱。
上述的冲压凸模,所述凸模本体上具有阶梯面。
上述的冲压凸模,所述凸模本体的径向截面为倒U形。
一种汽车梁类件的冲压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成形,以上述的冲压凸模进行压合成形,得到冲压件;
对所述冲压件进行修边,修边的边缘线位于所述凸模本体和所述凸棱之间的冲压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冲压凸模,在凸模本体两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冲压变形部,冲压变形部在冲压时使得梁本体两翼的延伸板发生形变,使其板料充分流动,以此降低其内在的回弹应力,从而降低梁类件的回弹概率。
由于上述冲压凸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以该凸模进行的冲压成形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梁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梁类件冲压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梁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压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
11、梁本体;12、延伸板;13、冲压凸模;14、压边圈。
本发明:
21、梁本体;22、延伸板;23、冲压槽;24、凸模本体;25、基体;26、凸棱;27、边缘线;28、压边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梁类件的冲压凸模,包括基体25,基体25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模本体24,基体25上位于凸模本体24的两侧均具有冲压面,两个冲压面中至少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冲压变形部,冲压变形部用于在冲压时使与冲压面贴合的钣金件发生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4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发电机组无负荷下线控制系统
- 下一篇: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