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机电路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6208.5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2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乐;秦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13 | 分类号: | G05F1/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一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机 电路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越来越重视,电子电器产品的待机功耗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能源浪费难题,如何降低待机功耗成为全球性的节能难题。
在现有的电源待机方案中,一种为采用隔离的辅助开关电源,虽然能冷热地隔离,稳压精度高,但成本较高,在小负载的情况下效率低;另一种为电容分压非隔离方案,虽然成本低,但由于一般只是利用稳压管来进行稳压,没有对待机电源进行管控,在输入电压较宽时其效率不高,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机电路及电子设备,旨在降低待机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待机电路,包括待机电源模块、电源管理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与所述待机电源模块、继电器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还经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待机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待机电源模块还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待机电源模块根据主电源的输入电压产生待机电压,在待机时给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供电并且在所述继电器吸合时提供电源,以在所述继电器吸合后启用主电源作为工作电源;
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检测所述待机电源模块产生的待机电压大小,并根据检测的待机电压大小发送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控制所述待机电源模块产生的待机电压大小,以将所述待机电源模块产生的待机电压大小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待机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主电源火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主电源零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经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的电源端及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还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发送的电平信号进行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开关管为NMOS晶体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NMOS晶体管的源极,第二端为NMOS晶体管的漏极,控制端为NMOS晶体管的栅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值为0.33uF。
优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4.8V至5.2V。
优选地,所述待机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所述待机电源模块连接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由所述待机电源模块供电,并在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后将所述红外遥控信号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微处理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待机电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待机电路及电子设备,利用电源管理微处理器检测待机电源模块产生的待机电压大小,并根据检测的待机电压大小发送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即可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调节所述待机电源模块产生的待机电压大小,以将所述待机电源模块产生的待机电压大小稳定在预设范围内。由于无需利用稳压管等进行稳压来提供稳定的待机电压,只需利用电源管理微处理器来检测、控制待机电压大小,既能保证待机电路的正常工作,又不会使得输入电压较宽时的功耗较大,极大地降低了待机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待机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待机电路的电路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待机电路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6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功耗稳压电路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位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