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菖蒲粉蚊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788971.1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4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俊 |
主分类号: | A01N65/40 | 分类号: | A01N65/40;A01P17/00;A01N53/10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菖蒲 蚊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杀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菖蒲粉蚊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蚊香是一个驱蚊物,其中的药物被点燃后所散发的烟可赶走蚊子 或熏死蚊子,常用的蚊香由大都是由碳粉(或木屑)以及黏合剂、少 量的增效剂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杀虫剂成分组成。由于杀虫剂主要 成分易挥发,此类蚊香制作方法一般是先纸杯浆料,烘干制备成干胚 后再将所配制杀虫剂按一定比例直接兑制而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菖蒲粉蚊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石菖蒲粉40-60,山药粉2-5,南瓜粉2-5,山苍子油0.2-0.5, 芹菜籽油0.2-0.5,茉莉油0.2-0.5,太古油0.1-0.3,白炭黑20-40, 羧甲基淀粉钠1-2,辛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0.5-1,大豆蛋白纤维 0.2-0.5,肉豆蔻酸异丙酯0.2-0.5,木糖醇0.5-1,炔丙菊酯0.2-0.4, 复合助剂8-12。
上述的复合助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新鲜茶叶56-58,抗坏血酸3-4,竹碳粉6-7,十二烷基葡糖苷 0.3,椰油酰胺丙基酸菜碱0.20-0.25,氯化钠2-3,麦芽糖醇2-3, 山梨醇4-5,水18-20,柠檬酸钠2-3。
上述的复合助剂的制作方法如下:
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抗血酸、十二烷基葡糖苷、椰油酰胺丙基 酸菜碱和氯化钠溶于水,加入粉碎后的新鲜茶叶和竹碳粉共同研磨 15-30min后加入其余原料继续研磨1-2h,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料继 续继续充分研磨至过300-400目筛,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菖蒲粉蚊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先将石菖蒲粉、山药粉、南瓜粉、羧甲 基淀粉钠和辛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混合均匀后研磨至过100-200目, 再加入适量水与60-80℃、200-400r/min条件下搅拌1-2h,冷却后 得到蚊香浆料;
(2)将白炭黑于150-250℃下处理3-6h,冷却后研磨至过100-200 目筛,加入山苍子油、芹菜籽油、茉莉油、太古油、肉豆蔻酸异丙酯 和炔丙菊酯的混合物,,在15-25℃、200-400r/min条件下搅拌 15-30min,得蚊香粉料;
(3)将蚊香粉料、蚊香浆料与其余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注入模 型加压成型后40-60℃烘干,即得。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 气味。石菖蒲茎含挥发油,主要有α-、β-、γ-细辛脑,欧系辛脑, 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揽香脂素等,具有防虫驱虫的功效,而且石菖 蒲挥发油有镇静作用,能改善睡眠。同时还有降温,改善消化机能, 平喘镇咳的功效。
本发明以石菖蒲、山药粉等作为主要原料,安全无毒,能有效防 霉变;燃烧时是清新香气,无不良气味,无毒无害;具有镇静安神的 功效,提高睡眠质量;采用白炭黑吸附灭蚊有效成为,减少制备过程 中有效成分的流失,又能保证产品在储存运输时,功效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石菖蒲粉蚊香,各组分配比如下(单位kg):
石菖蒲粉50,山药粉3,南瓜粉3,山苍子油0.3,芹菜籽油0.3, 茉莉油0.3,太古油0.2,白炭黑30,羧甲基淀粉钠1.5,辛辛烯基 琥珀酸淀粉钠0.7,大豆蛋白纤维0.3,肉豆蔻酸异丙酯0.3,木糖 醇0.8,炔丙菊酯0.3,复合助剂10。
上述的复合助剂各组分配比如下(单位kg):
新鲜茶叶5.6,抗坏血酸0.3,竹碳粉0.7,十二烷基葡糖苷0.03, 椰油酰胺丙基酸菜碱0.02,氯化钠0.3,麦芽糖醇0.3,山梨醇0.45, 水2,柠檬酸钠0.3。
上述的复合助剂的制作方法如下:
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抗血酸、十二烷基葡糖苷、椰油酰胺丙基 酸菜碱和氯化钠溶于水,加入粉碎后的新鲜茶叶和竹碳粉共同研磨 30min后加入其余原料继续研磨1.5h,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料继续继 续充分研磨至过300目筛,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菖蒲粉蚊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俊,未经梁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8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仙客来复壮改良剂
- 下一篇:一种源于山梨糖的稻曲病菌抑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