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2WO6/Ag3PO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9041.8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9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鞠鹏;张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7/192 | 分类号: | B01J27/192;C02F1/30;C02F1/50;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 sub wo ag po 异质结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i2WO6/Ag3PO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自1972年日本科学家Fujishima和Honda首次报道TiO2在紫外光照下可以光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以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对于半导体材料来说,它们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空穴对,一部分电子和空穴在体相内或表面相遇而复合,另一部分电子迁移到半导体表面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可以与吸附的氧结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而迁移到半导体表面的空穴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将吸附在半导体表面的OH-和H2O氧化,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比如·OH、·HO2、H2O2和·O2-等[2],可以直接与反应物发生作用并将其氧化分解,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近年来,光催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因其具有高效、无选择性、稳定性高、绿色无毒、无二次污染、能耗低、操作简便和低成本等突出优点,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在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空气净化、杀菌消毒、催化制氢、还原CO2等方面已经有广泛应用,并且效果良好。
近年来,人们对开发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包含了d0和d10电子构型的In3+、Ce3+、Bi3+、Ag+等。其中,Bi2WO6是一种最简单的Aurivillius型氧化物,是一种n型直接半导体材料,自1999年Kudo等首次报道了Bi2WO6在波长大于420nm的可见光辐射下具有光催化活性后[3],Bi2WO6因其较窄的禁带宽度(约2.7eV),能被可见光激发并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从而作为一种新型可见光催化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4]。然而由于在单体Bi2WO6中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对的迁移距离长,体相复合的几率增加,不利于电子-空穴的快速分离,导致光催化活性相对不高。因此,可以通过半导体复合构建复合材料可以加速电子-空穴分离,提高单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5,6]。Ag3P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其特有的间接带隙、价带中光激发空穴的强氧化性,同时其电子迁移速率比空穴迁移速率更高,从而促使电子-空穴分离,使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同时Ag空位缺陷能够参与光电子捕获,提供更多的光激发空穴,也有利于电子-空穴分离[7]。因此,现需要构建一种复合型催化剂。
[1]K.Nakata,A.Fujishima.TiO2photocatalysis:Designandapplications[J].JournalofPhotochemistryandPhotobiologyC:PhotochemistryReviews,2012,13:169-189.
[2]X.B.Chen,S.S.Mao.Titaniumdioxidenanomaterials:Synthesis,properties,modifications,andapplications[J].ChemicalReviews,2007,107:2891-2959.
[3]A.Kudo,S.Hijii。H-2orO-2evolutionfromaqueoussolutionsonlayeredoxidephotocatalystsconsistingofBi3+with6s(2)configurationandd(0)transitionmetalions[J].ChemistryLetters,1999,10:1103-1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0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