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械弹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9373.6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O-A·普吕茨;H·施佩希特;A·皮格勒尼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18 | 分类号: | G01D11/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弹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机械弹簧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微 机械弹簧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机械惯性传感器、即例如转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微镜这 样的具有可运动结构的传感器中,大多使用微机械弹簧,在微机械弹簧上 悬挂振动质量。除了其质量悬挂功能之外,这些弹簧悬挂装置常常也作为 机械的止挡使用,以便在过载时制动或者说限制运动进而避免例如弹簧断 裂这样的破坏。
过载情况可能由于外部的加速或者也由于旋转加速而出现。因为每个 惯性传感器也与分析电路连接,过载情况也可能由于静电力而出现,所述 静电力由于从外部施加的电压而有意或者无意地产生。
尽管这种做法、即将弹簧悬挂也作为机械止挡来使用被多次证明是可 行的,然而也总是存在以下事实:振动结构与固定连接上的结构的各种接 触代表一定风险的材料损耗。
例如,在具有数十kHz的谐振频率的转速传感器中,由于在少数几分 钟之内过高的驱动电压而可能发生数百万次止挡。
除了可能的颗粒形成和与之有关的、在电短路和机械短路方面的风险 之外,这样的材料损耗例如也可能导致机械地起作用的弹簧结构变薄进而 其机械刚性改变。在极端情况下,机械地起作用的弹簧结构也可能被分开。
图1a示出常规的微机械弹簧装置100,其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 弹簧腿10、由氧化物材料构成的固定连接装置30和可运动的振动质量40。 在弹簧装置100普通运行时,两个弹簧腿10绝不应接触,相应地设计弹簧 腿10的宽度。
图1b画虚线表明地示出固定连接装置30和振动质量40之间的潜在接 触区域,其中,在该接触区域中示出固定连接装置30与可运动的质量40 的无意的相互碰撞。
图1c示出多次这种止挡的结果,其中,可看到,弹簧腿10在固定连 接装置30和可运动的质量40的区域中由于“尘埃磨损(Feinstaubabrieb)” 而明显变薄,这对于弹簧腿10来说是巨大的断裂危险并且可能意味着弹簧 装置100的重要的功能减损。尤其,由此产生机械上较软的弹簧腿10,所 述弹簧腿可能造成弹簧装置100的驱动频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微机械弹簧装置。
根据第一方面,该任务通过一种微机械弹簧装置解决,该弹簧装置具 有
-两个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弹簧腿;和
-至少一个止挡元件,该止挡元件布置用于阻止两个弹簧腿相互止 挡。
因此,借助于止挡元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在质量相互止挡时不损坏 弹簧腿。借此提供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所述预防性措施使得能够在时间上 有限的故障运行中使弹簧装置不在关键性的部位上受损坏。
根据第二方面,该任务通过用于制造微机械弹簧装置的方法来解决, 该方法具有同时实施的步骤:
-构造两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弹簧腿;
-构造止挡元件,和
-这样布置止挡元件,使得因此可以阻止弹簧腿的相互止挡。
微机械弹簧装置和方法的有利拓展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微机械弹簧装置的有利拓展方案的特征在于,止挡元件的宽度处于弹 簧装置头部尺寸的数量级上。以此方式,这样特定地确定止挡元件的尺寸, 使得可以阻止两个弹簧腿相互止挡。
微机械弹簧装置的另一种有利拓展方案的特征在于,止挡元件与弹簧 装置整体地构成。以此方式促进止挡元件的技术简单的制造,所述止挡元 件因此可以在与整个弹簧装置相同的生产过程中制成。
弹簧装置的另一种有利拓展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元件布置在弹 簧腿的区域之外。由此可以阻止弹簧腿的损坏。
弹簧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拓展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元件布置在 用于弹簧腿的保持装置上。由此,虽然弹簧腿的保持装置可以相互止挡并 且由此引起止挡元件的一定的有意的损坏,但是,弹簧腿保持不受该损坏 影响。在止挡情况下,以此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弹簧腿的材料损耗。
弹簧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拓展方案设置,止挡元件尽可能大面积地构 成。以此方式可以使作用到止挡元件上的力作用均匀,从而可以使止挡的 次数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