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9476.2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高永生;杨兵;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15 | 分类号: | B60N2/015;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汽车座椅 横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为薄壁结构,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横梁外侧段、外侧过渡段、横梁中段、内侧过渡段、横梁内侧段;横梁外侧段、横梁内侧段上设供连接座椅的安装孔;
所述横梁外侧段为等厚度结构,横梁外侧段通过外侧过渡段将厚度连续变化至横梁中段的厚度;
所述横梁内侧段为等厚度结构,横梁内侧段通过内侧过渡段将厚度连续变化至横梁中段的厚度;所述外侧过渡段和内侧过渡段厚度自两端厚区向横梁中段的薄区逐渐降低;
所述横梁中段的厚度为整个座椅横梁的最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外侧段和横梁内侧段厚度为1.5~3.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内侧过渡段厚度为0.7~2.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段的厚度为0.7~2.0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过渡段和外侧过渡区段的厚度变化梯度为1:50~1:200,即厚度变化1mm,过渡区的长度为50~2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结构截面为“几”字形。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上部或侧面设可抗弯曲和提高零件刚度的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材质为钢质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材料例包括高强钢、铝合金或镁合金。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外侧段、外侧过渡段、横梁中段、内侧过渡段及横梁内侧段为一体成形。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选择一个厚度为座椅横梁最厚部位1.1倍以上的卷料,通过轧制得到横梁外侧段厚度,并由此过渡到横梁中段的厚度,再由横梁中段的厚度过渡到横梁内侧段的厚度;在轧制完成横梁内侧段后可以开始下一个横梁内侧段的轧制,之后由横梁内侧段的厚度过渡到横梁中段的厚度,再由横梁中段的厚度过渡到横梁外侧段的厚度,由此反复,最终得到一卷符合设计要求的变厚度卷料;接着,所述变厚度卷料在连续剪切线上进行剪切,得到一系列厚度变化的变厚度板料;最后,对所述变厚度板料进行成形,形成变厚度座椅横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横梁内侧段和外侧段的厚度为1.5~3.0毫米,横梁中段的厚度为0.7~2.0毫米之间;内侧过渡段和外侧过渡区段的厚度变化梯度为1:50~1:200,即厚度变化1mm,过渡区的长度为50~200m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厚度汽车座椅横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变厚度板料进行成形采用的加工方式为冷冲压或热冲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4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