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离合器的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9941.2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加蓬;范照辉;刘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29/00 | 分类号: | F16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离合器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的辅助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采用磁流变液使离合器接合更加平顺的装置。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其功用主要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汽车离合器的使用对于汽车的起步以及换挡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汽车起步或者换挡时,如果离合器接合过快,则容易造成汽车熄火或者行驶不顺畅。现有的摩擦离合器普遍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采用液力变矩器来克服传统离合器的缺点,从而使汽车的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发动机不易熄火,但液力变矩器的成本较高,质量较大,存在液力损失,机器的燃油经济性和牵引效率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离合器的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克服摩擦离合器接合时容易发生的汽车熄火或者行驶不顺畅的缺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擦离合器的辅助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从动盘、磁流变液、电磁线圈、滑块、复位弹簧以及外壳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为盘形,输入轴(12)与缸体(4)固定相连;所述输出轴(8)通过轴承(5)安装在外壳通孔中;所述缸体的空腔内装有磁流变液;所述电磁线圈(1)安装在外磁芯(2)上,所述外磁芯(2)用于固定线圈(1)和改善磁场分布;所述滑块(6)、电磁阀(9)安装在从动盘(11)上。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空腔内壁以及从动盘表面加工有阻尼凹槽,线圈不通电时阻尼凹槽产生的阻尼力很小。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固定在外磁芯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磁芯材料为相对导磁率高的材料镍铁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分离状态时,随着摩擦离合器从动盘逐渐接合,给电磁线圈通电,随着电磁线圈电流的变化,使磁流变液的粘度随着摩擦离合器的逐渐接合而逐渐增大,实现汽车起步或换挡时更加平顺,防止汽车起步时由于摩擦离合器接合过快造成的熄火;
2、接合状态时,给电磁线圈通以足够大的电流,使磁流变液类固化,从而将该装置中的从动盘与该装置的缸体形成刚性连接,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该装置传递给变速器;
3、当摩擦离合器接合完成后,电磁阀控制滑块克服弹簧拉力插入缸体内加工的凹槽中,从而使输出轴与缸体刚性连接,这时便可将电磁线圈断电,即保持传动系统的刚性连接,不再需要电磁线圈长时间供电,电磁阀断电后,在复位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滑块即可复位。
由于采用磁流变液效应,本摩擦离合器辅助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时,该装置使接合更加柔和,分离迅速,平稳无冲击;
无噪声,有自润滑功能,使用寿命长,消耗功率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电磁线圈,2为外磁芯,3为不导磁的密封件,4为缸体,5为轴承,6为滑块,7为复位弹簧,8为输出轴,9为电磁阀、10为密封件、11为从动盘、12为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本发明包括电磁线圈1,外磁芯2,不导磁的密封件3,缸体4,轴承5,滑块6,复位弹簧7,输出轴8,电磁阀9,密封件10、从动盘11、输入轴12。
本发明中该辅助装置输入轴即为摩擦离合器的输出轴,该辅助装置的输出轴即作为变速器的输入轴;工作缸体内充满磁流变液;电磁线圈环绕在工作缸外侧,通过ECU控制电磁线圈电流大小,电流产生的大小决定磁流变液的粘度系数,从而使接合更加柔和、平稳无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
- 下一篇:自走式喷雾机的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