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原基软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9943.1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1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伟;赵洪石;马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原 软骨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原基软骨支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平铺的胶原溶液冷冻成型后经高渗缓冲溶液浸泡脱水,挤压成膜;(b)在该膜表面再平铺一层胶原溶液,冷冻干燥;(c)用交联剂整体交联,水洗并冷冻干燥,即得所述胶原基软骨支架。本发明提供的胶原基软骨支架,致密层和多孔疏松层两层之间能实现自然过渡、无缝连接,使其双层结构更加完整,两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不仅增加了支架的力学性能,更能有效地防止支架在植入到体内后两层产生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胶原基软骨支架。
背景技术
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由运动创伤、交通事故及各种关节炎疾病等引起。软骨一旦损伤很难修复。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软骨缺损的常用方法有微骨折术、自体非负重区软骨移植或异体软骨移植、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但是各有其缺陷,比如微骨折术形成的多为纤维软骨组织,长期修复效果不理想;自体非负重区软骨移植造成二次损伤,异体软骨移植具有免疫排斥和传播疾病风险;自体软骨细胞移植需二次手术,而且费用昂贵。
组织工程技术的运用和医用生物材料的发展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带来新的希望。其中以生物支架材料为细胞载体的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技术为代表,进一步解决了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此类技术均以生物支架材料为基础,再复合组织工程其他要素(种子细胞、生长因子)构成组织工程与再生治疗技术用于临床治疗。
当今应用的多是高分子材料或是胶原海绵等支架传递软骨细胞修复软骨缺损,但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差且其降解产物对组织有破坏性,而单层胶原海绵力学性能差,而且修复的软骨缺损可能会导致软骨骨化,目前多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存在结构形态不稳定的缺陷,容易造成其植入体内后层与层之间分离。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原基软骨支架,具有稳定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优异,植入体内后层与层之间不易分离,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原基软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平铺的胶原溶液冷冻成型后经高渗缓冲溶液浸泡脱水,挤压成膜;
(b)在该膜表面再平铺一层胶原溶液,冷冻干燥;
(c)用交联剂整体交联,水洗并冷冻干燥,即得所述胶原基软骨支架。
优选地,所述胶原溶液的浓度为5~40mg/ml。
优选地,所述步骤(a)和所述步骤(b)中胶原溶液的平铺厚度为2~8mm。
胶原pH偏酸性,为了调节胶原中残留的酸性物质而获得结构更优的胶原基软骨支架,一般可选用弱碱性的缓冲溶液,再加入中性盐以提高离子强度,形成高渗缓冲溶液;优选地,所述高渗缓冲溶液为含质量浓度为50~340g/L的氯化钠或氯化钾,pH为7~8的缓冲溶液;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Tris-盐酸缓冲溶液、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磷酸缓冲液或硼酸-硼砂缓冲液。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缓冲范围内存在多种类型且可行的缓冲试剂,本发明在此不再穷举。
根据胶原中水分的含量,需要调节浸泡脱水时间,优选地,浸泡脱水时间为12~24小时。
为了快速排出胶原中的水分和盐分,又有利于得到均匀的胶原膜,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挤压成膜步骤使用梯度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梯度压力为:50~100Kg压力维持30~60秒、100~150Kg压力维持30~60秒、150~200Kg压力维持30~60秒、200~500Kg压力维持30~60秒。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京尼平、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9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