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0069.3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吕慧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货物 姿态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在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上吊装货物时起到调整吊装货物姿态,使吊装货物平行于基底,提高吊装货物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尤其适用于海上吊装作业和海洋平台补给作业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上吊装货物时,经常会发生货物损毁、吊装时间长和消耗大量劳动力的现象,尤其是在海上进行吊装作业和海洋平台补给作业时,船舶在波浪作用下出现横摇、纵摇、上升和下沉运动,不利于吊装作业的实施,影响后续工作:船舶的横摇和纵摇运动造成吊装货物的一侧悬空,另一侧与船舶甲板接触,接触面积小于吊装货物整体与船舶甲板接触的面积,船舶甲板的局部应力增加;船舶的上升运动造成下放中的吊装货物与上升的船舶发生碰撞;船舶的下沉运动造成已放落到船舶甲板上的货物再次悬空,引发吊索的拉力发生巨大变化;这些情形都会导致船体局部的损伤和吊装货物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目前,为了防止以上情形的出现,在海上进行吊装作业和海洋平台补给作业时,通常采用一种被动的方法,人工将方木,木板或钢板铺垫在船舶甲板上,以加大吊装货物与船舶甲板的接触面积,减小局部应力,这种方法耗费人力,浪费材料,降低吊装效率,增加装卸货物成本,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人员安全事故。因此,研发一种简便实用、吊装效率和安全性能高的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简便实用、吊装效率和安全性能高的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在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上吊装货物时,主动调整吊装货物的姿态,以避免吊装货物与基底发生局部接触,造成吊装货物和基底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控制器、绞车、定滑轮、动滑轮、底板、钢丝绳、吊具、距离传感器和吊环;X形板状结构的底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一台控制器、四台绞车、四个导向式定滑轮、四个动滑轮和四个距离传感器,控制器位于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处,控制器的左侧从左到右依次为距离传感器、定滑轮、动滑轮和绞车,控制器的右侧从左到右依次为绞车、动滑轮、定滑轮和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定滑轮、动滑轮和绞车关于控制器对称设置;每台绞车上的钢丝绳穿过动滑轮后与底板固定连接;缠绕定滑轮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吊环上,定滑轮为钢丝绳提供导向作用;底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设置吊具。
本发明涉及的控制器为绞车提供电源并控制绞车运行;底板的材质为钢,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为了降低自重,将底板的空白区域和受力小的区域进行切除,形成X型结构的底板,底板的底面设有钢制加强筋,对受力大的区域进行加强,以增加底板的整体强度;吊具用于连接货物或其他吊装设备;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底板与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涉及的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使用时,通过吊环将吊机与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悬挂式连接,再通过吊具将货物与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悬挂式连接,吊机启动后将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和货物一起吊起,启动控制器,距离传感器实时测量底板的底面与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器根据距离输出调整指令并通过调整绞车上的钢丝绳的长度控制动滑轮上的钢丝绳收放,改变缠绕定滑轮的钢丝绳的斜拉段长度,调整吊装货物姿态调整装置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使货物与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平行,实现快速、高效和安全吊装货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倾斜、不平整或不平稳基底上吊装货物时,主动调整吊装货物的姿态,使吊装货物与基底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以避免吊装货物与基底发生局部接触,造成吊装货物和基底的损伤,不需要额外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了货物吊装成本,增加了货物装卸效率,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其结构简单,原理科学合理,操作便利,实用性好,使用环境友好,通用性强,安全可靠,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0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钙、硼高效配合型花生专用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褥疮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