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0277.3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霞;赵利;曹显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朝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P31/14;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血小板 减少 综合征 二聚体 增高 患者 服用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尤其是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药物及制法。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截至2011年底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病例多发生于4~10月份,以青壮年居多。
临床分型:普通型(多系统损伤型)发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患者体质衰弱、中度脱水;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实验室检查: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2.9~3.9)×109/L、血小板(50~60)×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尿蛋白阳性(++或+++);电解质检查钾、氯、钠、钙偏低或正常;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少数患者出现血、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重型(多系统衰竭型)除上述症状及检验异常外,年龄>60岁,既往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病程>7d;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或发热期已过,出现极度厌食,体质衰弱;外周血象白细胞降低<2.1×109/L、血小板<30×109/L,AST>ALT5倍上限值;可以出现不同部位的出血-皮下瘀斑或血肿,黑便、呕血、鼻出血、内脏出血;或出现中枢神经严重损伤症状-烦躁、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意识丧失,终末期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直至病死。D-二聚体检测方法选取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5日内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第1.4.7.10住院日抽血化验D-二聚体,同时化验血常规、生化指标,选取同期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病人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成员既往健康,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抽血化验发热期D-二聚体水平作为对照。D-二聚体试剂由西门子公司提供,检测机器为SysmexCA-7000。
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一般治疗:虫媒传染病常规防护,体液、血液隔离,绝对卧床休息,流质、半流质饮食。危重型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病原学及抗生素治疗全部患者应用利巴韦林600~1200mg/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左氧氟沙星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支持治疗:普通型患者根据24小时出入量补充电解质及液体,厌食、纳差、呕恶等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长者,每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并鼓励患者进食,如牛奶、流质饮食等。危重型患者入院初期如条件允许,根据病情连续3天输注丙种球蛋白(总量为0.5g/Kg),适量输注血小板1-2个治疗单位,白细胞极低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症治疗:发热用温热水擦浴大血管处,慎用发汗退热药,体温在39℃以上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纳肛,呕吐予以应用止吐药物,静脉给药加强保肝降酶、抑酸护胃、营养心肌、强心、利尿、化痰、平喘治疗,经过试验证明中药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存的专利中没有专门用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药物,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成本低廉,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药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还阳参2-3份,积雪草10-20份,大枣15-20份,西红花4-10份,紫河车5-15份,黄芪2-9份,何首乌1-5份,人参10-20份,灵芝3-8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D二聚体增高患者服用的药物,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还阳参2.3-2.8份,积雪草13-18份,大枣16-19份,西红花5-8份,紫河车7-13份,黄芪4-7份,何首乌2-4份,人参13-18份,灵芝5-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朝霞,未经孙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0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热入营分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光泽苔藓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