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定核酸探针的点样液及其配制方法和核酸探针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0453.3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李勐;黄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港龙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40B50/18 | 分类号: | C40B50/18;C12Q1/6834;C40B4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孙银行;罗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中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样液 核酸探针 固定核酸探针 尼龙膜 配制 二甲氨基丙基 核酸探针溶液 规模化生产 碳二亚胺 低成本 日落黄 色素 省时 乙基 盐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核酸探针的点样液及其配制方法和核酸探针固定方法,该点样液含有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日落黄色素。使用本发明的点样液无需提前用盐酸、EDC处理尼龙膜,而是将该点样液与核酸探针溶液混合直接点到未经处理的尼龙膜上即完成核酸探针的固定。因此,使用本发明的点样液使得核酸探针的固定省时、低成本、易操作、可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核酸探针的点样液及其配制方法和核酸探针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制作基于尼龙膜固相载体的核酸芯片过程中,一个关键工序即是将核酸探针固定到尼龙膜上。目前采用的传统工艺方法是先使用盐酸、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活化尼龙膜(Zhang Yong,Coyne Mazie Y,Will Stephen G,et al(1991),Single-base mutational analysis of cancer and genetic diseases using membrane boundmodified oligonucleotides[J].Nucl Acids Res,19(14):3929-3933.;Chehab FF andWall J(1992),Detection of multiple cystic fibrosis mutations by reverse dotblot hybridization:a technology for carrier screening[J].Human Genetics,89(2):163-168),之后再将氨基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点样设备点到活化过的尼龙膜上进行化学固定反应。该工艺方法缺点有:步骤繁琐、耗费时间长、材料成本高、操作不方便,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要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核酸探针的点样液,使用该点样液无需提前用盐酸、EDC处理尼龙膜,而是将该点样液与核酸探针溶液混合直接点到未经处理的尼龙膜上即完成核酸探针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核酸探针的点样液,该点样液含有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日落黄色素。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日落黄色素的含量分别是4~20%(质量/体积)和0.1~1%(质量/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上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日落黄色素的含量分别是6~16%(质量/体积)和0.2~0.8%(质量/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上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日落黄色素的含量分别是8~12%(质量/体积)和0.4~0.6%(质量/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点样液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的点样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溶于日落黄色素溶液中,形成上述点样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如第一方面的点样液固定核酸探针的方法,包括:将上述点样液与核酸探针工作液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点到未经处理的尼龙膜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混合液中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的浓度为2~10%(质量/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点样液与核酸探针工作液按等体积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港龙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港龙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0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