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一次过滤器和二次过滤器反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1568.4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葛献文;郑树盛;牛伟;秦冕;徐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6 | 分类号: | B01D35/16;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水处理 系统 一次 过滤器 二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一次过滤器和二次过滤器反洗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包钢的产能不断扩大,为了满足生产需要,给水厂从黄河水源地取水量相应的增加,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政策限制包钢从黄河的取水量,致使产能的扩大量和新增取水量不成正比,这就要求包钢必须苦练内功,深挖自身潜能。给水厂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狠抓制水环节中的自用外排水量,通过各种措施降低自用外排水。因此改进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工艺中的不合理环节,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用外排水就成了技术改造的主攻方向。
中国公开号CN201210410242公开了一种超滤反渗透工艺化学清洗方法,但是该技术并不能降低自用外排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一次过滤器和二次过滤器反洗方法,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用外排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一次过滤器和二次过滤器反洗方法,包括:
一次过滤器、二次过滤器的单罐杀菌完成后,减少一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且每24小时反洗一次;
减少二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且每24小时反洗一次。
进一步:将原来一次过滤器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为6分钟,将二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为1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1、本发明和已有专利技术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用外排水,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降低反渗透工艺中一、二次过滤器的反洗时间,降低了制水成本,减少了自用外排水,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据计算每年可节约制水成本61万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反渗透的工艺是:提取黄河原水→澄清池澄清→一次过滤器过滤→二次过滤器过滤→活性炭过滤器过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一次过滤器和二次过滤器反洗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一次过滤器、二次过滤器的单罐杀菌完成后,减少一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且每24小时反洗一次;
第一套系统有一次过滤器10台,保证供水情况下,一次过滤器同时运行2~4台,二次过滤器20台,二次过滤器同时运行8~12台;第二套系统一次过滤器14台,保证供水情况下,同时运行5台,二次过滤器18台,同时运行8~12台。
每季度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单罐进行系统的一次过滤器、二次过滤器杀菌工作,由于杀菌后水质变好,于是决定将原来一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改为6分钟,同时运行4台,每24小时反洗一次。
以1#一次过滤器脱盐为例,反洗过程中,正洗时间由10min改为6min。同时运行2台一次过滤器,每24小时反洗1次。供水泵流量是1260m3/h。
原来:(1260×10/60)÷24×2=17.5m3/h
后来:(1260×6/60)÷24×2=10.5m3/h
节约:17.5-10.5=7.0m3/h
以3#一次过滤器脱盐为例,水反洗过程中,正洗时间由10min改为6min。同时运行4台一次过滤器,每24小时反洗1次。供水泵流量是2020m3/h。
原来:(2020×10/60)÷24×4=56.1m3/h
后来:(2020×6/60)÷24×4=33.7m3/h
节约:56.1-33.7=22.4m3/h
合计:7.0+22.4=29.4m3/h
步骤2:减少二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且每24小时反洗一次。
将原来二次过滤器的反洗步骤中的正洗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改为10分钟,同时运行5台,每24小时反洗一次。
以1#二次过滤器脱盐为例,水反洗过程中,正洗时间由20min改为10min。同时运行5台二次过滤器,每24小时反洗1次。供水泵流量是400m3/h。
原来:(400×20/60)÷24×5=27.8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1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