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热压空冷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3473.6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建;周晓兵;戴先逢;杨建国;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6 | 分类号: | B21C23/06;B21C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电池 阳极 热压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铝板在放电过程中的钝化层,实现电池长时间高功率密度稳定输出的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热压空冷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高,有潜力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目前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通常浇筑成型,表面粗糙,一部分放电产物三氧化二铝过饱和后无法及时脱离铝板、附着在铝板表面形成钝化层,该钝化层绝缘且较致密,将铝板与电解液隔绝,降低铝板与电解液的传质速率、增大电池内阻,造成放电电流密度、电压及功率密度持续降低,电池无法长时间稳定输出。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4018018A,公布日2014年9月3日,名称为一种新型铝-空气燃料电池阳极材料Al-Sn-Bi-Mn加工方法,公开了先通过粉末冶金途径制备Al-Sn-Bi-Mn合金坯料,然后通过进一步挤压和轧制加工出Al-空气电池阳极板材。其不足之处在于,部分放电产物三氧化二铝过饱和后无法及时脱离铝板、附着在铝板表面形成钝化层,该钝化层绝缘且较致密,将铝板与电解液隔绝,降低铝板与电解液的传质速率、增大电池内阻,造成放电电流密度、电压及功率密度持续降低,电池无法长时间稳定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铝空气电池阳极板材上部分放电产物附着在铝板表面形成钝化层,降低铝板与电解液的传质速率、增大电池内阻,造成放电电流密度、电压及功率密度持续降低,电池无法长时间稳定输出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消除铝板在放电过程中的钝化层,实现电池长时间高功率密度稳定输出的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热压空冷成型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热压空冷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熔炼: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合金铝锭进行熔炼,得到液态合金液;
b)铸棒:将步骤a)得到的合金液铸造成铝棒,保温5-8h后快速冷却;
c)挤压:将步骤b)得到的铝棒加热,3-8次挤压成铝型材;
d)后处理:将步骤c)得到的铝型材从挤压机内挤出后风冷,得到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在本技术方案中,阳极铝板采用热压空冷成型,消除钝化层,实现铝空气电池放电电流密度、电压及功率密度长时间稳定输出。
作为优选,合金铝锭为铝镁二元合金,其中镁的百分含量为0.5-1.5%。
作为优选,步骤d)中风冷速度≥115℃/min。
作为优选,步骤a)熔炼的温度为735-750℃。
作为优选,步骤b)中保温的温度为在520-610℃。
作为优选,步骤c)中铝棒加热到400-470℃。
作为优选,步骤d)得到的铝型材硬度为8-12韦氏硬度。
作为优选,铝型材的厚度为0.5-4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阳极铝板采用热压空冷成型,消除钝化层,实现铝空气电池放电电流密度、电压及功率密度长时间稳定输出,与使用相同成分合金的浇筑铝板相比,使用此种工艺加工的铝板的铝空气电池在最大放电电流密度、放电电压、功率密度及稳定性上都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例1电压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例1电压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例1功率密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热压空冷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熔炼: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合金铝锭在温度735℃下进行熔炼,得到液态合金液;合金铝锭为铝镁二元合金,其中镁的百分含量为0.5%;
b)铸棒:将步骤a)得到的合金液铸造成铝棒,并在570℃下保温6h后快速冷却;
c)挤压:将步骤b)得到的铝棒加热到455℃,5次挤压成铝型材;
d)后处理:将步骤c)得到的铝型材从挤压机内挤出后风冷,风冷速度115℃/min,得到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铝型材硬度为8韦氏硬度,铝型材的厚度为2mm。
实施例2
一种铝空气电池用阳极铝板热压空冷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3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板表面抗剥落性氧化铁皮结构及其控制工艺
- 下一篇:角度可调细线伸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