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热失控可视化测试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3614.4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刚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欧阳学仕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失控 可视化 测试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动力电池热失控可视化测试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的发热,有可能损坏电池,甚至发生燃烧、爆炸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热失控情况进行分析,传统方法为在尽可能密闭空间中进行充放电,最后根据密闭空间介质的比热,以及空间中的温度计算出电池的发热量,传统的密闭空间不具备温度同步功能,密封空间会有一定的热量损失,热量损失后会直接影响到计算的结果,导致误差较大,测试数据不准确。
传统电池热失控发生燃烧后,需要采用纹影摄影法对燃烧情况进行记录,并通过气体收集设备自动收集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并用于分析以及集中处理,避免人员直接观察。在传统收集燃烧气体的方法中,气体收集不纯,通常都会混合有一部分空气,而且不能够确定电池何时处于最佳燃烧状态,另外传统方法会把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到车间实验室的排风系统,这样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动力电池热失控可视化测试分析系统,其可对动力电池进行热力分析和热失控(燃烧)分析,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数据精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动力电池热失控可视化测试分析系统,包括方框形机架,机架的中端设有密封的环境仓,环境仓的前侧面设有可打开与关闭的前门,环境仓的内部为用于进行试验的密封腔室,在密封腔体内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托盘,机架的顶端设有配电箱,配电箱内设有主控程序,配电箱的前端设有人机控制平台。
机架的底端设有制冷机组,制冷机组的制冷蒸发器与密封腔室导通,环境仓内设有用于给密封腔室进行加温的加热器,制冷机组及加热器均由配电箱的主控程序进行控制,环境仓的侧面设有补空气风扇和可拆卸的纹影摄影装置,纹影摄影装置用于拍摄放置在托盘上的电池样品状况,补空气风扇与纹影摄影装置均由配电箱的主控程序进行控制。
环境仓的表面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排气组件和泄压安全阀,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泄压安全阀均由配电箱的主控程序进行控制,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排气组件与泄压安全阀的一端均延伸进入环境仓内且与密封腔室导通,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环境仓内的压力,红外传感器用于监控电池样品燃烧,泄压安全阀用于防止环境仓内部压力过高,排气组件包括排气阀、废气排放管、抽真空接口和样品收集瓶,排气阀用于控制废气排放管的通断,抽真空接口及样品收集瓶均与废气排放管导通。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境仓的侧面设有用于给电池样品进行接线的透孔,并在透孔上设有硅胶密封塞。电池样品的充放电导线均通过该透孔穿入环境仓内,同时贴合在电池样品表面的温度感应器的导线也是通过该透孔穿入环境仓内的,硅胶密封塞的密封性良好,即使穿入导线也具体良好的密封效果,确保环境仓内压力及温度不会外漏。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纹影摄影装置包括纹影镜头和纹影光源,并在环境仓的侧面设有分别与纹影镜头及纹影光源位置相对应的摄像窗口。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所述纹影光源安装于纹影镜头的正对面。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配电箱的主控程序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制冷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和收集与排放控制模块。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配电箱的主控程序还包括温度同步控制模块、发热量计算模块和摄像记录模块。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境仓的内侧面设有两对以上竖向设置的定位条,定位条上设有三个以上用于固定托盘的定位部。托盘的两侧末端直接固定在定位部上,可直接选择不同高度的定位部进行安装,从而实现托盘的高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池样品进行测试。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排气组件与泄压安全阀均设置在环境仓的顶面。
上述说明中,更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气排放管、样品收集瓶与排气阀均往外延伸至配电箱的侧面。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门的中端设有带防爆玻璃的观察窗。
根据同步热补偿的原理,本本发明采用加速绝热量热仪(ARC)的方法,同步补充损失的热量,避免电池热量的直接损失,计算出准确的电池发热量。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刚,未经王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3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