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效无线充电系统的智能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3782.3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效 无线 充电 系统 智能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效无线充电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
背景技术
如今,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几乎成为大家随身必备的装备。但由于手机电池容量有限,大多数人都遇到过手机没电的情况,尤其是在如今手机功能丰富,上网、视频、游戏、导航、音乐、拍摄、照相、电子书等功能都耗费了大量电量的形势下。而现有手机,由于各品牌、甚至各型号的手机之间充电接口都不通用,这样在手机没电或电量不足时,就不能做到共享充电器、进行互相支援,也无法利用电脑、车载和带USB插口的插排、插座等身边的供电设备直接充电,若没有相对应的充电器,就无法及时充电,只能看着手机关机,影响通话和对外联系,给人们带来了麻烦。这样外出时,在携带手机的同时还必须带上充电器。另外,用户更换手机时原有充电器大多成为了电子垃圾,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电线等材料,也不利于环保。
此前,出现过类似手机挂绳、外置于手机的USB充电方面的专利,但由于这种USB连线是外置的,很容易导致USB连线出现松动、磨损、断裂等情况而影响到正常使用,并且这种USB连线,在与手机携带过程中,看上去多少会显得有些累赘。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将能推动手机充电性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提高可靠性、稳定性,实现无线充电的基于高效无线充电系统的智能手机。
一种基于高效无线充电系统的智能手机,采用电磁感应为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包括智能手机壳体、手机屏幕、PCB主板和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包括接收线圈、桥式整流电路和充电电池,所述接收线圈与桥式整流电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集成在充电电池上,所述接收线圈接收电磁能,并通过桥式整流电路,传输至充电电池;所述桥式整流电路上设置整流模块,所述接收线圈与整流模块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与充电端口之间还连接设置有保护电路,所述整流模块与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手机屏幕、PCB主板和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上述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无线充电方式分为电磁感应式充电、磁场共振充电。电磁感应式充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磁场共振充电是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教授Matinsoljacic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
本发明所述接收线圈,设计参数为直径200mm,线径0.8mm,匝数8圈,其线圈谐振频率为9MHZ,可实现较好的充电效果。所述智能手机中的电压转换模组为一变压线圈,该变压线圈包括主线圈和次线圈。
本发明所述手机屏幕为LED屏幕,所述LED屏幕为触摸屏,是个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所述智能手机的接口为USB3.0接口,并能兼容原有USB连线供电方式,实现了多种充电方式并存,将能有效保证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所述USB3.0,是新一代的USB接口,该规范由Intel等大公司发起,特点是传输速率非常快,理论上能达到5Gbps,充电电流为5V、900mA,比USB2.0快一倍,在传输速度上,比常见的480Mbps的HighSpeedUSB(简称为USB2.0)在数据传输上快10倍,全面超越IEEE1394和eSATA,其外形和普通的的USB接口基本一致,能兼容USB2.0和USB1.1设备,由此可知,USB3.0接口具有更高的充电速度,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的充电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设置有控制开关,以便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自主开启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3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