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富硒猕猴桃生产的叶面肥及其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3992.2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方勇;赵尔敏;刘红芹;夏季;胡秋辉;孙宏杰;王绪怿;张衡;宗良纲;裴斐;郭岩彬;吴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 猕猴桃 生产 叶面 及其 施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富硒猕猴桃生产的叶面肥及其施用方法,它是由尿素、黄腐酸钾、亚硒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规定配比配料,通过配料、喷洒、烘干、粉碎、过筛等步骤制备得到溶解性较高的肥料,以硒元素计为30~50g/kg。该叶面肥料形态为固体,临用前配制成一定浓度硒含量母液,稀释成的液体叶面肥,在猕猴桃树初果期和膨果期喷施。该肥料活性成份配比科学、运输携带方便,施用方法简单,可显著提高猕猴桃硒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广大猕猴桃产区,用于生产富硒猕猴桃,既经济有效,又安全方便。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中的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富硒猕猴桃生产的固体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二、技术背景
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是体内各种活性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人体缺硒会导克山病、大骨节病以及人体的衰老、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胞囊纤维变性、糖尿病、男性不育、高血压等40多种疾病的发生。而我国有2/3的人口居住在低硒或缺硒的地区,约有一亿人处于缺硒状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硒的日摄入量50~200μg。而据我国营养调查,成人每日的硒摄入量仅26~32μg。因此,科学补硒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常用的口服硒制品多为无机硒即亚硒酸钠,亚硒酸钠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而经过动植物转化后生成的有机硒具有较大的安全范围、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率高。研究表明,植物通过富硒作用可以与一些重金属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降低重金属的含量;另外,还可以提高植物中蛋白质、维生素C等的含量;提高水果的耐贮性等。但是,植物从土壤里吸收的硒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富硒肥料的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富硒肥料,有的作为基肥,有的作为叶面肥。但是现有的富硒肥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植物利用率较低,使用浓度较高,从而出现伤叶、伤果的现象,作为基肥则易出现污染土壤,植物吸收转化率低等情况。本发明拟选用黄腐酸钾和尿素做基质,将亚硒酸钠加入进去形成稳定的固体粉末,以提供一种适宜于猕猴桃生产的富硒叶面肥的生产及施用方法,该肥运输携带方便,施用方法简单,可显著提高猕猴桃硒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广大猕猴桃产区,用于生产富硒猕猴桃,既经济有效,又安全方便。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叶面肥及其应施用方法,用于富硒猕猴桃的生产,解决富硒肥料溶解性差、携带不方便,不经济安全、猕猴桃树吸收硒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利用该方法可产出硒含量0.025-0.1365mg/kg优质的富硒猕猴桃。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宜于生产富硒猕猴桃的固体叶面肥,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而成:
按重量组份计,将黄腐酸钾300-600份、尿素300-600份、亚硒酸钠25-60 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份粉碎混匀后,通过干燥过筛包装而成。具体方法如下:
(1)配料:将黄腐酸钾粉、尿素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匀成混合物料:
(2)加硒:将一定量的亚硒酸钠溶于水后均匀喷洒到步骤(1)的物料中;
(3)干燥:将步骤(2)的物料用热风干燥机进行干燥;
(4)粉碎: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
(5)过筛:粉碎后的物料过100目筛;
(6)检测:产品检测水分、重金属、氮磷钾含量、硒含量等指标;
(7)包装: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用颗粒包装机进行包装封口;
(8)贮藏: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环境下。
上述方法获得的叶面肥浓度以硒元素计为30~50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3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