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胞芯片及其存储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4482.7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施炳煌;廖栋才;李桓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6/06 | 分类号: | G11C16/06;G11C16/26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存储器 存储器装置 控制器 线性存储器 存储器装置操作 操作模式 程序数据 外部存储元件 连续读取 大系统 未命中 小系统 多晶 禁能 耦接 载入 芯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胞芯片及其存储器装置。存储器装置包括控制器、线性存储器以及标签存储器。线性存储器以及标签存储器皆耦接控制器。其中,当存储器装置操作在第一操作模式时,控制器禁能标签存储器并将完整的程序数据载入至线性存储器;另外,当存储器装置操作在第二操作模式时,标签存储器提供连续的多数个未命中信息并使控制器由外部存储元件连续读取程序数据。因此,本发明可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操作,来使存储器装置可应用在大系统或小系统下,进以提升存储器装置的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胞芯片的存储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多重模式下操作的多晶胞芯片及其存储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演进,消费性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因应人们不同的需求,多种不同功能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分别被推出。也因此,不同规模的操作系统也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
在大型操作系统的电子产品中,常需要设置较大的主存储器空间来容置操作系统的相关程序数据。然而,这样的硬件架构若应用至小型的操作系统的电子产品中时,则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相反的,在小型操作系统的电子产品中,则会设置较小的主存储器空间,而无法被顺利的应用在大型操作系统的电子产品中。因此,若有单一种存储器装置的架构可满足于大、小型操作系统,将可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胞芯片及其存储器装置,可通过两种模式来进行不同尺寸的数据载入动作,其中的多晶胞芯片可被切割成多个子芯片。多晶胞芯片可被使用外,被切割成的多个子芯片中,部分的子芯片仍可被使用。
本发明的存储器装置包括控制器、线性存储器以及标签存储器。线性存储器以及标签存储器皆耦接控制器。其中,当存储器装置操作在第一操作模式时,控制器禁能标签存储器并将完整的程序数据载入至线性存储器;另外,当存储器装置操作在第二操作模式时,标签存储器提供连续的多数个未命中信息并使控制器由外部存储元件连续读取程序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存储器装置在第一操作模式时,控制器被组态为程序载入器,在第二操作模式时,该控制器被组态为快取控制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存储器装置还包括开机程序地址产生器。开机程序地址产生器耦接至控制器,并用以产生一开机程序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存储器装置在第二操作模式时,程序地址产生器在开机动作时产生开机程序地址以指向线性存储器,标签存储器并提供连续的第一个未命中信息以使控制器被组态由外部存储元件连续读取程序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程序数据为开机程序数据。
本发明的多晶胞芯片包括半导体基底、多个晶胞、多个信号传输线组。晶胞配置在半导体基底上,晶胞中任二相邻晶胞间具有一相隔空间。信号传输线组分别配置在至少部分相隔空间上,并分别用以进行至少部分相邻晶胞间的信号传输,其中,多晶胞芯片是可使用的,且多晶胞芯片通过部分相隔空间进行切割以切断部分信号传输线,致使多晶胞芯片被分割为多个子芯片,其中切割后的部分子芯片仍可使用。晶胞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一第一晶胞包括存储器装置,存储器装置包括控制器、线性存储器以及标签存储器。线性存储器以及标签存储器皆耦接至控制器。控制器接在当存储器装置操作在第一操作模式时,控制器禁能标签存储器并将完整的程序数据载入至线性存储器,当存储器装置操作在第二操作模式时,标签存储器提供连续的多数个未命中信息并使控制器由外部存储元件连续读取程序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晶胞还包括至少一处理单元以及总线控制器。总线控制器耦接处理单元以及存储器装置,其中,处理单元通过总线控制器对存储器装置执行数据存取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总线控制器还耦接至外部存储元件。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的存储器装置可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操作,来使存储器装置可应用在大系统或小系统下,进以提升存储器装置的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4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