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起球牦牛绒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5768.7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克利雅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1/46;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3175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起球 牦牛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起球牦牛绒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牦牛(YAK)被称作高原之舟,是生长于中国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高寒草原的特有牛种,西藏语称作yag。中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牦牛驯养史,现有牦牛1200多万头,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占世界总头数的85%以上,其余则分布于蒙古、苏联和中亚地区。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每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kg;幼龄牛为1.30~1.35kg,其中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牦牛绒(YAKHAIR)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4.5厘米,有不规则弯曲,鳞片呈环状紧密抱合,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
但是现阶段的工艺都是根据羊绒的工艺而来,说生产出来的牦牛绒很容易发生起球的问题,特别是在长时间穿着使用过程中起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起球的牦牛绒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起球牦牛绒生产工艺,包括:
步骤一:将牦牛绒浸入含有脱色剂的溶液中进行脱色;
步骤二:将完成脱色的牦牛绒进行水洗;
步骤三:将水洗后的牦牛绒加入工作液中浸轧;
步骤四:将浸轧后的牦牛绒进行烘干,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二中的工作液为硅钛溶胶,所述硅钛溶胶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通过滴加氨基磺酸酯将硅钛溶胶pH值控制在7~8。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有机锌、次磷酸盐中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稳定剂为二甲基锌、葡萄糖酸锌、次磷酸钠中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氨基硅油为双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四中的烘干温度为120~150℃。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三种的浸轧为二浸二轧。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一种的脱色剂为双氧水。
在本发明中,首先将牦牛绒经过脱色剂进行脱色之后,之后通过水洗,这是所有动植物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必要过程,而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浸轧工艺,通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四丁酯相互复配形成钛硅溶胶,同时以水和乙醇调节粘度,加入二乙烯三胺用来提高牦牛绒的耐黄变性,加入氨基硅油提高牦牛绒的柔顺性,加入稳定剂提高在浸轧过程中的保护牦牛绒不被破坏,同时用氨基磺酸酯来调节PH值。
起球的产生,是由于面料的表面起摩擦所造成,纤维缠绕在一起变成球的形状。涤纶衣物纤维上产生一种肉眼难以看到的“毛发”,穿用时受到摩擦而起球。
牦牛绒属于生物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生物纤维的主链上往往会有很多支链结构,很容易在受到摩擦后发生起球,通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钛酸四丁酯形成的溶胶体系内,水解陈述的Si-OH在加热的条件下会铰链形成孔状网络结构,将牦牛绒包覆起来,一方面使得牦牛绒纤维上更加光滑,降低了摩擦,而且还能增加纤维的粘性,使得支链也不易受摩擦而起球,同时还能保持较好的透气性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环氧键断开之后能够与牦牛绒纤维上的氨基发生反应,从而使得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牦牛绒之间形成化学键,从而得到较好的抗起球性能。
而在柔顺剂的选择上,选用氨基硅油,这是由于氨基硅油与整个溶胶的体系相近,同时在经过浸轧后,由于氨基硅油上具有氨基,也能够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上的环氧键断开后反应,能够被锁定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形成的网络结构中,能够持续对牦牛绒的柔顺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牦牛绒的抗静电性能,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其是以化学键的形式被固定在牦牛绒上,其抗静电性能持续时间更长。
在稳定剂的选择上选用钙锌稳定剂、有机锌、次磷酸盐,这三类稳定剂都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而二乙烯三胺的加入作为催化剂,一方面提高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开环率,能够对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开环有一个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牦牛绒的抗黄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克利雅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克利雅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5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