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5806.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柳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45 | 分类号: | D01F9/145;D01F9/15;D01F9/155;D01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沥青 碳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中间相沥青聚合:将煤沥青、石油沥青或芳烃合成沥青与碳九馏分、聚苯乙烯、四氢萘或软化点<60℃的乙烯焦油沥青混合加热聚合,经惰性气体吹扫处理或真空气氛下闪蒸,获得中间相含量>70%,软化点>220℃的中间相沥青;
步骤S2,改性和减粘:将所述中间相沥青放入螺杆挤出机,充分挤压并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沥青减粘剂,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放入剪切混合器,在惰性气氛下进行超声剪切处理,获得软化点160-240℃,粘度(320℃、600s-1)<10000cp的减粘纺丝原料;
步骤S3,离心纺丝:将所述减粘纺丝原料放入离心纺丝设备进行离心纺丝处理,获得沥青纤维;
步骤S4,热气流喷吹:将所述沥青纤维放入热气流中进行热气流喷吹处理,获得直径为2-10μm,长径比1000-50000:1的沥青纤维;
步骤S5,氧化、炭化和石墨化:将所述二次牵伸沥青纤维依次经过氧化、炭化和石墨化处理,获得所述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选用喹啉不溶物含量QI<0.05%、甲苯不溶物含量<3%、灰分<30ppm,软化点30-120℃、原子摩尔数比H/C为0.65-0.85的煤沥青、石油沥青或芳烃合成沥青;
步骤S12,按质量比10:1-5,将所述沥青与碳九馏分、聚苯乙烯、四氢萘或软化点<60℃的乙烯焦油沥青混合,加热至350-400℃热聚合2-30h,惰性气体吹扫处理或真空气氛下闪蒸,脱除低分子产物与不稳定化合物,获得中间相含量>70%,软化点>220℃的中间相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在温度为380℃以0.05-10m3/(hr·kg)氮气吹扫处理2-30h;或在-0.1MPa真空气氛下闪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按质量比100:0.5-20,将所述中间相沥青放入螺杆挤出机,充分挤压并加热至250-320℃呈熔融状态,加入沥青减粘剂,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
其中,所述中间相沥青与沥青减粘剂的质量比为100:0.5-20;
步骤S22,将所述混合物料放入剪切混合器,在加热温度为300-350℃,超声波振荡频率为25-200KHZ,强度为200-1000W/cm2,剪切转速为10000-15000rpm的条件下,在氮气气氛下处理10-120s,获得软化点160-240℃,粘度(320℃、600s-1)<10000cp的减粘纺丝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纺丝离心设备的纺丝温度为320-380℃,离心转速为7000-15000rpm,超声波振荡频率为25-200KHZ,强度为400-1000W/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热气流的温度为300-450℃,喷吹速度为10-100m/s;
其中,所述热气流为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氮气、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比例为体积比100:5-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步骤S51,氧化:将所述二次牵伸沥青纤维放入氧化炉,铺层密度<1kg/m2,在氧化温度为250-400℃,氧化气体的速度为0.1-3m/min的氧化气体下,经过1-10h氧化处理,得到沥青氧化纤维;
其中,氧化气体是氮氧化合物、氧气、臭氧、空气、水蒸气、氮气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S52,炭化:将所述沥青氧化纤维放入炭化炉,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所述沥青氧化纤维加热至600-1400℃,恒温处理0.25-2h,得到沥青炭化纤维;
步骤S53,石墨化:将所述沥青炭化纤维放入石墨化炉,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所述沥青炭化纤维加热至2200-3000℃,恒温处理0.25-2h,获得沥青石墨化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58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掉毛的椰棕纤维梳理机工作辊
- 下一篇:一种竹炭复合纤维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