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锅炉的制备浓缩液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510796109.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海燕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锅炉 制备 浓缩 设备 | ||
1.一种制备浓缩液的设备,其包括锅炉单元(1)、蓄流单元(2)、冷却单元(3)、减压单元 (4),锅炉单元(1)具有密闭的结构,其内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5)、出料口(16)以及加热单元 (12),其特征在于,锅炉单元(1)的侧壁(13)靠近底部处设置有采样单元(14),锅炉单元(1) 的上盖(11)设置有冷凝单元;冷凝单元的收集部位于上盖(11)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 体(1101)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1103)、紧贴盖体(1101)内周面的汇流环(1102),汇流环 (1102)的开口朝向盖体(1101)的顶部,汇流环(1102)与盖体(1101)组成汇流腔,条状汇聚 杆(1103)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1105)与外界连通;冷凝单元的冷却 部位于上盖(11)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1104),环状薄片(1104)沿 盖体(1101)的冠面设置,环状薄片(1104)的轴线与盖体(1101)的轴线同轴设置,环状薄片 (1104)的底部紧贴盖体(1101)的外冠面,顶环设置有进水管道(1106),底环设置有出水管 道(1107);
采样单元(14)包括基体(1401)、活动杆(1403)、限位销(1402)、取样腔(1405)、采样孔 (1404)、轴套(1407)、等压腔(1409),取样腔(1405)贯穿基体(1401)的上面和下面,等压腔 (1409)为柱状盲孔,等压腔(1409)从基体(1401)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1405)的正面和 背面;轴套(1407)与等压腔(1409)过盈配合,活动杆(1403)与轴套(1407)密闭式滑动配合, 限位销(1402)紧固于活动杆(1403)上,限位销(1402)与取样腔(1405)的正面或背面配合, 基体(1401)内设置有透气通道(1408),透气通道(1408)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等压腔(1409)和 外界大气连通;
蓄流单元(2)包括密封的筒体(21)、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 四管道(27)、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3)、第四开关(22)及水位标识管 (26),筒体(21)通过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和外界相 通,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9)、第三管道(28)、第四管道(27)分别通过第一开关(25)、 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23)、第四开关(22)实现开启与关闭;
各单元的联接关系为:锅炉单元(1)的汇流腔的输出管道(1105)与蓄流单元(2)的第二 开关(24)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出水管道(1107)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入端 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进水管道(1106)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出端联接,蓄 流单元(2)的第三开关(23)通过管道与减压单元(4)的输入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一开 关(25)和第四开关(22)与大气联接;
所述的汇流环(1102)的单边截面为“L”形,“L”的底边垂直于上盖(11)的内周面,“L”的 立边平行于上盖(11)的内周面;
所述的限位销(1402)与取样腔(1405)的正面配合时,活动杆(1403)处于拉出位置,采 样孔(1404)位于基体(1401)的外面;限位销(1402)与取样腔(1405)的背面配合时,活动杆 (1403)处于插入位置,采样孔(1404)位于取样腔(1405)的内部。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浓缩液的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过 程:关闭第一开关、第四开关和第六开关,开启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五开关、第七开关、 第八开关和第九开关;开启减压单元,使锅炉内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五开关、第二开关、第三 开关、第九开关进入减压单元,从而是锅炉内的气压降低所述的输出管道(1105)的内管口 靠近汇流腔的底部且远低于“L”的立边的顶端,所述的进水管道(1106)的底部与盖体 (1101)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水管道(110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11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燕,未经朱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61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升儿童注意力的玩具套装及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