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空心沉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6483.5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杨光武;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15/06;E02D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空心 桩基础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空心沉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修建了大量的跨江跨海桥梁工 程。这些大型桥梁工程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深水基础的修建。深水基础中最为常见 的为桩基础,普通管桩基础为预制结构,现场打入或静压施工。随着桥梁跨度的 不断加大,基础承受的荷载也加大,需要基础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大直径 的桩基础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可减少桩基总根数,缩短基础施工的周期。从国 内近期修建的大跨度桥梁看,桩基的直径有逐渐加大的趋势。但是受到机械设备 和工艺水平的限制,不论是钻孔桩基础还是空心管桩基础,其成桩桩径都在5m 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不需要特种机械设备,仅用 常规技术手段即可完成,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桩基混凝土用量少,工程 造价低,施工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大直径空心沉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方式为,大直径空心沉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振动打桩锤打入外壁钢护筒,作为桩基混凝土浇筑的外模板;
通过调整外壁混凝土和内部临时护筒的直径,满足不同外径和内径的桩基成 孔要求;
2)在外壁钢护筒内安装吸泥管,配合高压射水进行吸泥,清除外壁钢护筒内 覆盖层;
3)在陆上绑扎桩身钢筋笼,在钢筋笼内穿入临时钢护筒,临时钢护筒外侧均 匀涂布脱模剂;
4)在桩位处起吊、安装钢筋笼和内部临时护筒,钢筋笼和临时钢护筒固定在 外壁钢护筒上;
5)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浇筑桩基混凝土;
6)在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拔出内部临时护筒;
7)继续桩基混凝土的养护,直至达到设计强度值,即成大直径空心沉桩。
本发明采用打入外壁钢护筒作为桩基混凝土浇筑时的外模,采用临时钢护筒 作为桩基混凝土浇筑的内模,现浇法成桩,桩身混凝土浇筑时因外侧护筒的防水 作用,不会出现孔壁坍塌的问题;桩身壁厚可通过调整护筒的直径进行调节,壁 厚选择范围广;采用高压射水吸泥法成孔,不需要钻机和泥浆循环环节,简化了 施工工艺、费用低;可保证护筒底部的沉渣可有效清除,在桩基混凝土和持力层 之间不会有软弱夹层,有利于桩基承载力的充分发挥。
采用本发明不需要特种机械设备,仅用常规技术手段即可完成,在满足受力 要求的前提下,桩基混凝土用量少,工程造价低,施工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成桩桩径可达到20m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打入外壁钢护筒施工状态图;
图2为护筒内吸泥施工状态图;
图3位钢筋笼和临时护筒施工状态图;
图4为安装钢筋笼和内部临时钢护筒施工状态图;
图5为桩基混凝土浇筑施工状态图;
图6为拔出内部临时钢护筒施工状态图;
图7位桩基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
参照图1-7,
本发明的一种大直径空心沉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振动打桩锤打入外壁钢护筒1,作为桩基混凝土浇筑的外模板,对于 直径≧4m的大直径护筒,可采用多个打桩锤并联使用(见图1)。采用打入外壁钢 护筒的设计,不会出现孔壁坍塌的问题。
通过调整外壁钢护筒和内部临时护筒的直径,可实现不同外径和内径的桩基 成孔要求。
2)在护筒内安装吸泥管2,配合高压射水进行吸泥,清除外壁钢护筒内覆盖 层6(见图2),
外壁钢护筒内覆盖层的清除采用工艺简单、费用低的高压射水吸泥的方式。 在吸泥过程中,随时向外壁钢护筒内补充水,保证护筒内外水头高度的一致,外 壁钢护筒不承受大的水压力,可减小外壁钢护筒的壁厚,有利于节约外壁钢护筒 用钢量。采用吸泥的方式清除覆盖层,可保证护外壁钢护筒底部的沉渣可有效清 除,在桩基混凝土覆盖层6和持力层7之间不会有软弱夹层,有利于桩基承载力 的充分发挥。
3)在陆上绑扎桩身钢筋笼3,在钢筋笼内穿入临时钢护筒4(见图3),临时 钢护筒4外侧均匀涂布脱模剂在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60%设计强度时,可方便拔出 内部临时护筒,减小用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6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