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终渣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6935.X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毅;刘文飞;金百刚;于赋志;马宁;徐国义;尹宏军;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B03C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白灰 还原处理 转炉终渣 底吹 高磷 铝粒 倒渣作业 绿色处理 中碳锰铁 重复利用 转炉出钢 可回收 增碳剂 出钢 磁选 倒渣 翻渣 可用 磷铁 零位 入炉 筛下 小粒 渣罐 转炉 凝固 铺设 替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终渣处理方法,转炉底吹流量设定为出钢结束底吹流量≥30Nm3/min;准备倒渣用的渣罐罐底铺设300~500mm厚的炉渣;转炉出钢到达零位后,每吨渣加入95~105kg增碳剂,3min后加入58~62kg白灰小粒或白灰筛下料以及铝粒8~11kg;加入铝粒2min后进行倒渣作业;炉渣在渣处理场翻渣,炉渣凝固后进行磁选。炉渣经还原处理后能够全部重复利用,实现了炉渣的绿色处理;每吨渣可回收含磷15%~20%的高磷铁120~150kg,以代替磷铁使用;高磷铁中也含有20%‑40%的Mn元素,可用作中碳锰铁使用;还原处理后的炉渣可以替代0.5吨白灰直接入炉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减排冶炼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炉终渣的绿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数量为钢产量的8%~15%,每年我国产生的转炉渣超过7000万吨。由于我国转炉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和能力有限,综合利用率仅20%。积存的钢渣不仅占用了土地,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
国内钢渣处理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热泼处理法。热泼法是利用钢渣余热,经喷水冷却后,在热胀冷缩和游离氧化钙水解膨胀下,促使钢渣破裂,自解粉化。
2)热焖法。热焖法是将转炉钢渣倒在渣坑中,待其冷却到600℃左右时盖上盖子,间断地向热渣喷水,使罐内产生大量蒸汽。钢渣由于含有游离氧化钙,遇水后消解成氢氧化钙,发生体积膨胀,使钢渣崩解粉碎,再进行后步处理。
3)滚筒法。转炉出渣后,将液态渣以一定速度倒入滚筒装置内,滚筒中有钢球,通过控制水量,液态钢渣在滚筒内同时完成冷却、固化、破碎,运输到粒铁分离车间进行粒铁分离,回收利用。
目前转炉钢渣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回收渣中的铁。转炉渣中有相当数量的废钢粒和铁氧化物,国外较早开展从钢渣中回收废钢铁,美国1970~1972年从钢渣中回收近350万吨废钢,日本磁力选矿公司每年处理200万吨钢渣,从中回收18万吨含铁95%以上的粒铁。鞍钢采用无介质自磨及磁选方法回收钢渣中的废钢量8.0%,武钢回收废钢中的金属铁达8.5%。
2)钢渣用作烧结熔剂。转炉钢渣中含有CaO、MgO和FeO等有益组分,适合作为熔剂。宝钢钢渣返回烧结的应用始于1996年,目前烧结矿中使用量稳定在15万吨/年的水平。
3)钢渣返回炼钢流程。炼钢过程中将高碱度低磷钢渣返回转炉,并配合使用白云石,可以使炼钢成渣早,减少初期渣对炉衬的侵蚀,有利于提高炉龄,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同时可替代部分萤石。目前,宝钢已经成功进行了脱碳转炉渣、铸余渣及脱碳炉的钢渣返回转炉利用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工艺,合理将钢渣返回转炉利用,可以有效促进转炉冶炼过程的前期化渣,降低副原料的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钢渣的返回利用不会对钢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钢渣应用于建筑领域。钢渣碎石的硬度和颗粒形状都很符合道路材料的要求,其性能好,强度高、自然级配好,是良好的筑路回填材料。
转炉钢渣利用存在的问题:
转炉钢渣中含有丰富的CaO、MgO、FeO和MnO,并具有大量的潜热,具有较高的价值。虽然开发出多种钢渣综合利用技术,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大规模合理利用钢渣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限制因素是转炉钢渣含磷量较高,为了避免磷的循环富集,要限制钢渣在烧结和炼钢过程中的配入量。按照宝钢的统计数据,烧结矿中钢渣配入量增加10kg/t,烧结矿的磷含量将增加约0.0038%,而相应铁水中磷含量将增加0.0076%。因此要控制烧结矿中钢渣的配入比例。转炉钢渣中的磷含量约3%,还不足以作为磷肥使用,此外钢渣中含部分游离的氧化钙,使其体积安定性降低,减少了其在铺路和回填工程中的应用比例。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6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