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双工位正反转旋转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7919.2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9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宪磊;管亚峰;史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益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48 | 分类号: | B29D3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臂 中心主体 三角胶 缠绕机构 缠绕装置 双工位 产品成型 从上至下 对称设置 接头检测 钢丝圈 旋转台 正反转 贴合 缠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双工位三角胶旋转缠绕装置,包括旋转台和设置在旋转台上的中心主体件;所述中心主体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旋转缠绕机构;所述旋转缠绕机构包括从上至下设置在中心主体件上的若干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有六根,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相同。本发明改变三角胶接头检测的工序,从而大幅度而缩短三角胶与钢丝圈的缠绕贴合时间,提高产品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双工位三角胶旋转缠绕装置,属于轮胎成型配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单工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在三角胶与钢丝圈先完成绝大部分的贴合,在定长装置的控制下进行裁断,再最终完成整个贴合工作;与此同时在完成整圈贴合后还需在检测装置的配合下对接头进行检测,最终卸料机构卸下完成贴合并通过检测的三角胶钢丝圈,才能将下一个钢丝圈送入三角胶缠绕装置进行下一个缠绕贴合。
立式单工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成型时间长,效率低下;三角胶与钢丝圈在贴合成型后需要占用一定时间对三角胶接头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下一个钢丝圈需要在等待位置等待三角胶与钢丝圈的贴合并完成检测工作,下一个钢丝圈才能送入三角胶旋转缠绕装置进行产品的缠绕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立式双工位正反转旋转缠绕装置,在现有立式单工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的基础上,改造成一个立式双工位三角胶自动贴合机,改变三角胶接头检测的工序,从而大幅度而缩短三角胶与钢丝圈的缠绕贴合时间,提高产品成型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立式双工位正反转旋转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和设置在旋转台上的中心主体件;所述中心主体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旋转缠绕机构;所述旋转缠绕机构包括从上至 下设置在中心主体件上的若干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有六根,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相同,均包括呈钝角的两个支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的一条支臂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旋转盘上,所述转动轴均布在旋转盘上,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和第六支撑臂的另一条支臂均设有滚轮;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四支撑臂和第五支撑臂的滚轮均设置在直线轨道上;所述中心主体件上还设有中心盘,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条支臂设置在中心盘上;所述中心盘与气缸相连;所述第六支撑臂的滚轮通过支撑轴设置在中心主体件的顶部;所述旋转盘为圆环状,旋转盘的内部边缘通过设置在中心主体件上的四个旋转轴定位转动旋转。
本发明所述旋转台的旋转角度为0-360°。所述旋转台包括两个工位,两个工位之间的角度为180°,所述旋转台工作状态下的旋转角度为180°。
本发明一种立式双工位正反转旋转缠绕装置,旋转台与中心主体件连接实现整个装置的180°正反转,滚轮安装在支撑臂上,支撑臂连接到中心盘上,其中一个中心臂通过支撑轴与中心主体件相连中心主体件上安装动力气缸拉动中心盘,动力气缸与中心盘相连,动力气缸拉动中心盘,通过支撑轴和中心盘上的直线导轨将作用力传递给各个支撑臂和滚轮,实现各个支撑臂的张开与闭合,最终将钢丝圈撑住。
本发明通过旋转台带动中心主体件实现整个装置两个工位的 180°正反转,尚未缠绕贴合的钢丝圈不必再等待上一个钢丝圈与三角胶的贴合完成就可以将钢丝圈送上装备工位;同时三角胶与钢丝圈缠绕贴合后不必立即对接头进行检测,而是待180旋转后进入等待工位再进行接头的检测,从大幅度而缩短三角胶与钢丝圈的缠绕贴合周期,提高产品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益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益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7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行李空间的车身顶盖或分隔设备的支托件
- 下一篇:光学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