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9041.6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军;冯锦旗;王娜;张骞;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折皱 人造 血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植入人体后不易弯折形成死角且不易造成堵塞,有良好的抗血栓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弹性抗褶皱人造血管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提高,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治疗血管类疾病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血管移植。医学上一般取自身的静脉血管来替换已经坏死的动脉血管,但人造血管可以在无法获取自身静脉血管的前提下,用人造血管来连接血管的两断端,维持人正常的血液输送,使血液循环得以恢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698320A,公开日期为2012年10月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聚四氟乙烯纳米化新型材料的应用,该发明是在聚四氟乙烯基底上层层自组装功能化MWNT薄膜,临床上将多壁碳纳米管与PTFE血管材料相结合,在动物实验中可以减轻人造血管植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程度,提高血管的通畅率,但是在搭桥手术中使用小口径的PTFE血管,其通畅率非常低,极易堵塞血管,且血管的弹性和顺应性较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22676A,公开日期为2004年8月25日,发明名称为:抗折型机织人造血管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是在管的外壁具有以挑纱方式将经纱间隔地挑成一个个纱圈,纱圈以螺旋状或网状排列于管的外壁,其优点是:可以提高人造血管的抗折、抗压强度。该血管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经纬交织密度大,血管的弹性受到限制,且纱线之间无粘接,形成微孔,易渗血,使用前需预凝,无法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07186A,公开日期为2007年8月1日,发明名称为:一种织物增强的复合人造血管,该发明将管状织物包埋在由聚氨酯和超细蛋白质粉体组成的人造血管骨架中,且在表面接枝磺酸跟基团,其优点是提高人造血管的抗渗透性、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但是该发明采用浸提法制备人造血管,存在两端壁厚差别较大,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血栓,抗折皱能力不够等缺陷。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156707B,公开日期为2015年8月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人造血管制备装置,该发明介绍了采用一种中空双层装置,使人造血管在双层夹缝中固化成型,其优点是该方法制备的人造血管尺寸可控,内外径尺寸精确,同轴度高,壁厚均匀,适合于各规格人造血管的制备,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制备流程繁琐,条件要求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08755B,公开日期为2011年4月1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氨酯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该发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氨酯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制备而成,将两种具有不同力学特性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制备成产品可以弥补单一材料产品的缺点,因此该发明制备的人造血管具有强力高、弹性和顺应性大、生物相容性好,抗凝血性强,细胞粘附性大等特点,但是通过静电纺装置制备耗时较长,制备条件要求较高,制得的人造血管抗折皱性能较差。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3933609,公布日期为2014年7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一次成型的聚氨酯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由聚氨酯经过牵伸制备成长丝后再经卷绕成型,通过该方法得到的人造血管壁厚均匀性良好,但是轴向的强力较弱,仅依靠粘结的方式形成血管壁是很难抵抗血压的冲击,同时抗折皱性能有待近一步提高。
有鉴如此,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能保证人造血管长时间的通畅率,防止弯折成死角并具有良好强力和顺应性的人造血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一种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抗折皱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溶液的制备
将质量比为10:90-30:70的聚己内酯和聚氨酯共同溶于N,N-二甲基酰胺溶剂中,经过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固体质量分数为10-20%的溶液,将溶液置于真空度为0.05-0.1MPa的环境中2-5小时,得到脱泡溶液。
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CorethaneTM或Bionate?80A或Bionate?90A中的一种。
b.波纹管结构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9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