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0241.9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威;张玉梅;侯秀红;赵瑞军;王萍;李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11/00;G01N15/02;G01N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树脂 表观参数 力学性能 成膜性能 制备锂电池 隔膜 热致相分离 锂电池隔膜 物性 多次测试 双向拉伸 压片制样 制膜技术 分析 | ||
1.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表观物性进行分析,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表观参数;
(2)然后将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进行压片制样,并分析其力学性能;
(3)重复步骤(1)和步骤(2),得到多组表观参数和力学性能,计算平均值;
(4)在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制成锂电池用隔膜,并得到其成膜性能;
(5)建立步骤(3)中所得平均值与步骤(4)所得成膜性能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测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表观参数和/或力学性能来判断其成膜性能;
步骤(4)所述的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制成锂电池用隔膜通过热致相分离和双向拉伸技术制成,并判断成膜性能;
所述的热致相分离和双向拉伸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成半稀溶液,形成的半稀溶液质量浓度为3%~35%;
(b)在步骤(a)形成的半稀溶液中添加抗氧剂,抗氧剂的质量浓度为0%~3%;
(c)将步骤(b)所得溶液经口模挤出,然后进行流延或压延形成初生膜;
(d)对步骤(c)所得的初生膜经纵向、横向的双向拉伸制成成品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为粘均分子量达到30万~600万的聚乙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是一种聚乙烯树脂,或两种及以上不同性能聚乙烯树脂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表观物性包括粘度、粒径大小和分布,以及堆积密度;步骤(2)所述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表观物性与力学性能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十氢萘、石蜡油或煤油;步骤(b)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164,抗氧剂264,抗氧剂BHT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d)所述初生膜在双向拉伸前或拉伸过程中进行萃取和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备锂电池隔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半稀溶液质量浓度优选为15~30%;步骤(b)所述抗氧剂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0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02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