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油碱渣的深度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0827.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禹;赵磊;刘忠生;王新;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19/08 | 分类号: | C10G19/08;C02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渣废液 炼油碱渣 深度处理 酸化处理 酸化 去除 盐酸 阴极 硫化物 电化学处理 电化学耦合 电化学 碱渣废水 酸化过程 酸化试剂 油水分离 油相物质 挥发酚 酸化液 不锈钢 废水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油碱渣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1)使用盐酸作为酸化试剂,对炼油碱渣进行酸化处理,当pH值达6‑7时停止酸化;(2)将步骤(1)产生的酸化液进行油水分离,去除酸化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酚等油相物质;(3)将步骤(2)产生的酸化碱渣废水进行电化学处理,电化学的阴极使用不锈钢,阳极为Ti‑PbO2;同时加入盐酸,使废水的pH值维持在2‑6,处理后碱渣废液满足排放要求。本发明使用酸化处理与电化学耦合的方式对碱渣废液进行处理,可以高效去除碱渣废液中的COD和硫化物,实现了碱渣废液的深度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油碱渣的深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炼油厂油品碱洗精制过程中,产生含高浓度污染物的碱性废液,其COD、硫化物和酚的排放量占炼油厂此类污染物排放量的40%-50%以上。这些碱渣废液,如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并且严重腐蚀设备。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法规、标准日趋完备和严格,以及人们对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碱渣废液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普遍使用的碱渣处理方法主要为中和法、生化法和湿式氧化法等,其中中和法一般采用硫酸、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作为酸化试剂对碱渣进行酸化处理,降低碱渣碱度,去除碱渣废水中大部分的硫化物,并回收石油酸,此方法工艺较为简单,装置投资低,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因此利用中和法对碱渣进行处理是一个常规化的过程。然而采用此工艺,一方面,在处理碱渣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有害或恶臭气体,如H2S和硫醇等,这些气体往往很难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中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对炼化企业的污水处理场冲击很大,如常压柴油碱渣主要含有石油酸,而硫化物相对较低,普遍采用硫酸中和回收环烷酸处理,产生柴油碱渣中和水,COD相对较低,但是盐浓度很高,需要大量稀释后才能进污水处理场。
针对炼油碱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些专利提供了处理技术。
CN98121081.3公开了一种碱渣废液的处理方法,采用湿式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联合处理碱渣的方法。但由于湿式氧化后的废水中COD浓度仍很高,而且无机盐含量也相当高(有的碱渣中含200-300g/L无机盐)。无机盐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SBR法中的微生物一般能忍受小于30g/L的无机盐含量,超过这个值以后,微生物开始解体并上浮,最终造成活性污泥流失,反应器运行失败。因此采用SBR法处理碱渣废液时,要采用较多的新鲜水或其它来源的污水对原水进行稀释,以满足进水中无机盐含量小于30g/L的要求。这样,新鲜水的用量一般为10倍原水量以上时,才能进入SBR反应池,另外此工艺的剩余污泥量较多,需要定期排出剩余污泥,增加了后处理费用。
CN1014288A公开了一种碱液或碱渣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进行处理,包括:将汽油碱渣和液化气碱渣及其他装置来的碱渣进行调和;调和后的碱渣中通入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进行中和;分离出碱渣中的油和酚、环烷酸硫化物等。该发明通过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中的酸性气体CO2、SO2中和碱渣中的OH-,同时采用分离技术,将主要污染物酚类分离出来,使中和、分离处理后的碱渣废液能进入污水系统,达到减少碱渣出厂的目的。此种方法通过酸化,将碱渣中的无机硫化物转化成H2S,将部分游离的有机物质从碱渣中分离出来,从而降低碱渣COD含量,但是单纯通过酸化很难彻底分离出碱渣中的小分子酸等有机物,对COD的去除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很难再有降低的空间,无法达到碱渣废液的深度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0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