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梯级防跳机构的自动扶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1087.7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沈宗;夏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14 | 分类号: | B66B2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栾美洁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梯级 机构 自动扶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具体属于一种带有梯级防跳机构的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标准GB16899-2011的5.3.4小节中,要求“梯级或踏板偏离其导向系统的垂直位移不应大于4mm”。为了满足该标准规定,通常的应对方法是在梯级上增加梯级防跳钩,同时在自动扶梯的去路上下水平部、弯曲部及中部增加防跳导轨,以保证梯级上抬时的最大移动量不超过4mm。这种增加防跳导轨的方法,如图1所示,虽然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但是存在如下两个缺点:
1.增加了较多的材料成本,如防跳导轨、支架、紧固件等,如专利CN202912542U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需要增加的防跳导轨支架;
2.增加了较多的安装成本,如专利CN104722997A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防跳导轨的安装精度,需要增加定位安装装置。
以上两个缺点主要是针对中部防跳导轨而言,因为随着自动扶梯提升高度的增加,中部防跳导轨的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梯级防跳机构的自动扶梯,不但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防跳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梯级防跳机构的自动扶梯,所述自动扶梯的梯级两侧均形成有梯级防跳钩,所述梯级防跳钩与所在侧的中部去路驱动导轨配合;所述中部去路驱动导轨安装在导轨模板上,且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内侧形成有延伸至导轨模板外的突出部;所述梯级防跳钩向靠近导轨模板的方向突出且位于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突出部下方,所述梯级防跳钩的顶部与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突出部底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大于4mm。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梯级防跳钩呈L型,其包括向外突出的钩部、连接钩部与梯级的竖向部,所述钩部位于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突出部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钩部的截面为圆形,或者,所述钩部的截面为方形。其中,所述钩部的顶面与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突出部底面平行或者有一夹角。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中部去路驱动导轨呈两级台阶状,其中第一台阶面为驱动主轮导向面,第二台阶面为梯级副轮导向面,自动扶梯的梯级主轮在驱动主轮导向面上运行,梯级副轮在梯级副轮导向面上运行。所述梯级主轮的外侧面与第一台阶面外侧的第二限位面之间的间隙a=1mm,所述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突出部内侧面与梯级防跳钩的竖向部之间的间隙b=6mm。
其中,所述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外侧面和底面均与导轨模板紧密贴合。
本发明将防跳工作面A集成在中部去路驱动导轨上,通过机加工方式保证了防跳工作面A与梯级副轮导向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从而保证了中部去路驱动导轨的防跳工作面A与梯级防跳钩的防跳工作面B之间的位置精度,实现了防跳功能,同时本发明省去了现有防跳结构中的防跳导轨,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又提高了防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使用防跳导轨实现梯级防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有梯级防跳机构的自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梯级防跳钩的两种截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驱动装置;2为主链轮;3为上部梯级链轮;4为下部梯级链轮;5为梯级;51为梯级防跳钩的钩部;52为防跳工作面B;53为限位面;54为梯级副轮;55为梯级防跳钩的竖向部;6为中部去路驱动导轨;61为定位面A;62为安装面A;63为防跳工作面A;64为第一限位面;65为驱动主轮导向面;66为梯级副轮导向面;67为第二限位面;7为上水平及上弯曲部去路驱动导轨;8为下水平及下弯曲部去路驱动导轨;9为上水平及上弯曲部去路随动导轨;10为下水平及下弯曲部去路随动导轨;11为回路驱动导轨;12为回路随动导轨;13为上部转向导轨;14为下部转向导轨;15为梯级轴组件;16为驱动链;17为桁架;171为中部上环焊构件;172为中部下环焊构件;173为中部竖构件;18为导轨模板;181为定位面B;182为安装面B;19为防跳导轨;20为梯级防跳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1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