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1918.0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杰;孙丹凤;郭志华;李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盐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处理单元:
(1)预处理单元:在现有膜生物反应器内投加耐盐菌剂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所述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包括金属盐、多胺类物质和有机酸羟胺,微生物生长促进剂中金属盐为40-100重量份,多胺类物质为5-30重量份,有机酸羟胺为0.5-15重量份;所述金属盐由钙盐、铜盐、镁盐和/或亚铁盐组成;多胺类物质为精胺、亚精胺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有机酸羟胺为甲酸羟胺、乙酸羟胺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所述金属盐是钙盐、镁盐和铜盐,其中Ca2+、Mg2+和Cu2+的摩尔比为(5-15):(5-25):(0.5-5);或者是钙盐、亚铁盐和铜盐,其中Ca2+、Fe2+和Cu2+的摩尔比为(5-15):(1-8):(0.5-5);或者是钙盐、镁盐、亚铁盐和铜盐,其中Ca2+、Mg2+、Fe2+和Cu2+的摩尔比为(5-15):(5-25):(1-8):(0.5-5);
(2)混凝沉淀单元:采用石灰-纯碱软化方法进行混凝沉淀;
(3)减量化单元:采用反渗透系统对混凝沉淀后废水进行减量化处理;
(4)生化处理单元:在现有生化处理单元内投加步骤(1)所述的耐盐菌剂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
(5)浓缩处理单元:采用正渗透或者机械压力蒸发装置对浓盐水进行浓缩,以降低结晶处理的污水量;
(6)结晶处理单元:采用机械离心方式或多效蒸发方式进行结晶处理,最终产生的杂盐进行综合处理或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为曝气生物滤池(BAF)或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BBR);运行条件为:温度为20-40℃,pH为7-9,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耐盐菌剂采用CN201210130645.8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或CN201210130644.3所述的耐盐微生物菌剂,投加量为每小时所处理废水体积的0.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微生物生长促进剂中的钙盐为CaSO4或CaCl2,镁盐为MgSO4或MgCl2,亚铁盐为FeSO4或FeCl2,铜盐为CuSO4或CuCl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生长促进剂的投加量按照污水处理系统中促进剂浓度5-30mg/L进行投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混凝沉淀单元停留时间为10-60min,pH控制在9-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减量化单元采用海淡膜反渗透系统或者特种膜反渗透系统,操作压力为2-10MPa,含盐污水实现5-10倍的浓缩,反渗透处理得到的纯水进入回用水箱利用,浓水进入步骤(4)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现有的生化处理系统为与步骤(1)相同,或者为SBR或生物接触氧化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采用正渗透处理,正渗透过程中汲取液回收单元的操作温度为60-110℃,正渗透单元的产水直接利用,产生的浓水进入下一个单元进行结晶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结晶处理单元采用双效结晶,一效蒸发的温度控制在70-110℃,二效蒸发的温度控制在50-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含盐废水是指CODCr浓度为100-300mg/L,总氮浓度为15-150mg/L,溶解性总固体TDS大于5000mg/L的含盐废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19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